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我院开展“市民看医院”活动

我院开展“市民看医院”活动

2011-02-24 不详

请市民参观   听市民意见

我院开展“市民看医院”活动

       12月9日,由我院和徐州报业传媒集团联手举办的“市民看医院”活动如期举行。20名市民如约参观了我院门急诊外科大楼,零距离感受了320排螺旋CT的神奇和魅力。院党委书记蒋明伟和所有参观者合影留念,医院行风办、门诊部等部门负责人全程陪同参观。
     上午8:30,在“市民看医院”指引牌的引导下,20名市民代表开始了参观。一路走过门急诊大厅一站式服务台-体检中心-眼科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超声科-介入诊疗中心-急诊科-320排CT,市民们兴致盎然,看得认真、问得可爱,感慨不断:医院发展太快了,现在的技术太发达了;原来微创手术可以不出血,原来320排CT检查可以看到这么多;原来世界最先进设备这儿都有,原来北京上海能做的手术这里也能做!
      只有沟通才有了解,只有了解才有信任。虽然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所到之处大家只能参观不能体验,但是医护人员亲切的态度、通俗的介绍、敬业的精神,给20名市民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参观者大多为慕名而来的老同志,医院门诊部特地配备了扩音器;所到之处医护人员均起立示意、科室负责人亲自担任解说;心脏诊疗中心的孙晓霞副主任还认真准备了讲稿;超声科厉志宏主任、影像科郝敬明主任的介绍通俗易懂;眼科中心刘钢主任医师和生殖中心王鸣主任医师被参观的市民团团围住,专家名片成了抢手货;所到之处干净整洁的环境和细节设计也让市民们赞叹不已。
     “让市民走进医院、走近医护人员,让社会了解‘内幕’、了解医学。‘市民看医院’活动是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主动亮相、赢得支持的一种有效手段。徐州市中心医院这一做法值得推广。”一位来徐讲座的医院管理专家获悉后如此评价。  

 

 

第三只眼看医院

——写给“市民看医院”

他们不是患者
他们也不是行业监管者或者同行
他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市民代表
在通过媒体的自愿报名后
他们如约走进了我们医院

因为,他们是不专业的
又因为,他们对健康的期待
他们显得那么可爱和憨直
因为不了解、不知道
又因为没法体验
他们表现得那么知足  那么满意

他们的笑容我们很牵挂
他们的感受我们很在意
我们知道
他们对健康有着高度的需求和期待

他们的执着
激发起了你我身体内每一处细胞的责任
他们的期待
值得我们用心用情去付出

                     

 

 

 

 

市中心医院“市民看医院”现场实录:

 

微创手术现场看不到“血迹斑斑”

数字:介入诊疗中心一年手术量4000例

     “我院介入诊疗中心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目前拥有大型C臂心血管造影机3台,每年手术量4000例,数量居全省第二。”“4000例!”在市中心医院介入诊疗中心,副主任孙晓霞的声音刚落,参观的市民惊叹不已。
什么是介入诊疗,孙晓霞给大家做了介绍:“用专业术语讲,就是在X线监视导向下,将无菌的导管或器械经皮插入到病变部位,进行外科手术性的诊断和治疗。通俗地说,就是不再像往常那样给患者开胸破肚,而是在在身体上打个小孔后,进行诊断和治疗。”
     “市民看医院”活动得到了医院的高度重视,看到大家对介入治疗如此感兴趣,院方决定让大家到介入诊疗中心的手术室内亲自看看。孙晓霞说:“我们这是第一次让大家参观,以前还从未对外开放过。”
      换上鞋套后,大家跟着孙晓霞进入手术室。手术室内,心内二科副主任蒋树中正在为一位患者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通过玻璃,大家仔细看了手术过程。监视器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术部位的情况,但看不到出血。
      “这就是介入治疗的优点:对患者的创伤小,出血少,所以叫微创手术。”孙晓霞解释说。
       安静地走出手术室后,清点队伍,发现少了一人。原来,市民王先生又折回去找孙晓霞请教问题去了。看到大家都在等他,王先生有点不好意思:“我有个亲戚有点心律失常,我去问问孙主任能做介入不。”
      据了解,目前市中心医院介入诊疗中心已常规开展冠心病、心肌梗塞PCI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以及神经介入术等治疗。

 

个人的骨骼、肌肉、血液“一览无余”

数字:320排螺旋CT是国内第4台,全省第1台

       参观市中心医院,大家一致要求要去看看320排螺旋CT。为啥?国内第4台,全省第1台!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市中心医院影像科主任郝敬明的开场白引起大家一片会意的笑声。郝敬明介绍说,320排CT被誉为CT里的“核武器”,是目前世界上惟一能达到扫描一周覆盖160mm,获得320层0.5mm的完全同期图像的CT,只需要0.35秒就可做完全器官的检查,可以发现直径小于1mm的肿瘤,而射线量仅相当于64排CT扫描辐射剂量的五分之一,使诊断更准确、快捷、安全、低辐射、低对比剂剂量。
      郝敬明形象地介绍说,320排螺旋CT不仅可以实现对人体骨骼、肌肉、血液等的“一览无余”,为治疗提供最全面、完整的影像依据,而且可以实现通过其细微变化及时发现异常,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看到大家热情高涨,郝敬明让工作人员通过电脑调出了一张人体成像图。“太神奇了!”围观的市民立即发出一阵惊叹声。只见电脑显示器上,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一个人全身的骨骼、肌肉、血管间隔出现,一目了然,还可以看到局部放大、多角度观察,甚至实现把弯曲的血管拉直观察。
      看到大家如此好奇,郝敬明说:“这是最基础的应用,事实上这台设备在临床诊断发挥的空间特别大。” “那能测谎吗?”一位好奇的市民的提问,引起大家一片笑声。“测谎不能做,但这台设备可以监控到人体的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我不能知道你是否说谎了,但能知道你在这个时段的情绪变化。” 郝敬明回答说。
      作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类似的先进设备在该院还有很多。郝敬明介绍说,市中心医院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荷兰飞利浦PET—CT及320CT、64排螺旋CT、3.0核磁、1.5T核磁共振、心血管造影机、瑞典医科达直线加速器等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1100余台件。

 

急救中心为什么又叫“急救小区”

数字:这里一年急诊8万多例

      “急救医学中心为什么又叫急救小区?”参观团刚到急救中心,市民刘女士就好奇地提问。急诊科护士长张冬梅给大家进行了介绍:“自从2003年10月,医院门急诊外科大楼启用后,急诊小区单独设置,并合理布局为接诊区、就诊区、抢救区、输液治疗区和观察区。在这里,设备齐全,相关科室力量集中,通常的急诊急救在这个区域内就可以完成,所以这里相对封闭,叫急诊小区。急救就是要抢时间,这样设置的好处使医院急救能力和水平都有大幅提高。”
      张冬梅补充说:“2007年,为进一步提高急诊水平,尤其是提高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又将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病房组建成急救医学中心,并着力打造急性冠脉综合症救治绿色通道、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多发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和中毒救治绿色通道,急诊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为了避免对医护人员工作的影响,大家在走廊上听取了张冬梅的介绍。走廊里一条急救床引起了市民唐先生的注意,“这床怎么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样啊?”唐先生这么一说,大家才注意到这张急救床看上去有些复杂,看不到常见的支架,床边有凹槽,床下还有箱子。
      张冬梅操作了一次,大家才看到,支架是易拉式设置,而床边的凹槽是放置氧气袋的,床下的箱子是放置病人衣物的,“因为很多县区的危急病人是转送到我们这里的,这样的急救床方便病人转送途中急救。”
      在参观过程中,张冬梅提供的一组数据让大家都很惊叹:2009年,市中心医院急诊量为8万多人次,抢救成功率96.1%。2010年上半年急诊量近4万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5.5 %。这其中不乏很多从县区转送过来的危急病人。
     “我们医院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精湛的抢救技能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社会的肯定,2003年5月急诊科被评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说起这个,张冬梅颇为自豪。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徐州市道路交通事故抢救中心也设在了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