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专题 > 先进风采 > 正文

在医学领域努力实践“认真”二字的张青山

在医学领域努力实践“认真”二字的张青山

2011-05-23 

  他是患者的“解痛人”,他是患者家属的“主心骨”,在患者眼中他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医学专家,而是一个处处为他们着想的自己人。

  作为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神经内科专业的一位普通医生,25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立足自己的岗位,认真的坐好门诊、查房、写病历,在神经内科专业疑难杂症上认真的总结探索。

  他说“一个好医生的标准是:不仅把病人的病看好,还要能让病人尽量少花钱。”要如此又怎能不认真?!

  他就是徐州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内三科主任张青山。

  面对一位位突发脑梗塞的病人,张青山主任仔细的研究病情、全面的分析判断、严密的监视观察,甚至“诚惶诚恐”:一定要陪着病人去做检查,一定要守在病人床前看着护士给药,一定要亲自动手为“溶栓”后的病人测血压……

  脑梗塞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这个病一般起病急、来势凶猛,而抢救治疗又讲究“时间窗”效应——时间长了脑组织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同时增加脑出血转化的几率;溶栓用药讲究恰到好处的分寸——少了溶不掉,多了大出血。但是“知易行难”,真正能应用溶栓治疗脑梗塞病人的医生或者敢于去实施这项治疗的医生并不是很多。张青山却敢用这种方法,一次次的让生命得以逆转,让奇迹不动声色的出现!

  现年82岁的陈老太太就是张青山甘冒风险应用溶栓治疗后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如果没有张主任的妙手恐怕这个春节我就得在病床上度过了。”眼前的陈老太太思维敏捷,举止灵活,丝毫看不出曾经经历过脑梗塞的生死考验,“当时我在家里找东西,突然我的半边身子就不能动了,也说不出话了,一会就啥都不知道了。”惊慌失措的家人将陈老太太送到中心医院。值班的张青山闻讯二话不说立即通知启动脑梗塞急救绿色通道,他一边亲自陪同患者和家人去拍CT,一边通知药房准备好溶栓药。“在拍CT的时候,张主任告诉我们如果采用溶栓的方式必须在三个半小时内用药,不然就有很大后遗症,而且这药用于18—80岁患者,按我母亲的年龄用这个药是有风险的。但用好了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陈老太太儿子如是说。“一想到那些脑梗塞患者虽然活过来但瘫痪在床、行动不便的样子,我们真是不知所措。张主任一路小跑着陪同检查、指挥备药,这样的医生我们还能不信任吗?风险我们愿意担!”50mg的溶栓药在张青山的关注下,缓缓滴入陈老太太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药见效了:注入约5mg时,原本对言语没有反应的陈老太太开始有反应了,并能理解医生的意思,右下腿有活动了;然后,陈老太太似乎刚刚小憩完,移动了一下右前臂;再然后,老太太便能开口说话了。张青山没有动,还是立在床前仔细的观察询问:当液体还剩约100毫升时,陈老太太诉说头有些晕,张青山随即停止用药。不久,陈老太太即出院回家了。从上午10:30发病到12:30注入溶栓药再到患者神志清醒、说话清晰,一场关乎生命逆转的奇迹似乎就这样不动声色的发生了,前后共6个小时。

  已经入住医院心内科、定于次日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徐士芳,不是张青山的病人,但是当徐士芳在吃晚饭、一口饭还没咽下去便昏迷、并经诊断为房颤的并发症之一——脑栓塞时,徐士芳的三个女儿手足无措。徐士芳已经处于深昏迷状态,血压非常高,被送入了重症监护病房。值班医生建议家人考虑做溶栓,但是溶栓存在一定风险,做了可能有生命危险,不做可能病人会出现全身瘫痪,两个看似都是无解的选择让三个女儿纠结无比。此时的窗外大雨滂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徐士芳的一个女儿接受了内行人的指点“找张青山主任”,情急的拨通了张青山的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正在家休息的张青山是那么不容置疑、那么果断:“好的,我马上到!”很快,长廊的另一头出现了匆匆而来的张青山。在听取了其他同事的病况介绍和详细的体检后,张青山也提出溶栓的想法,在征求了患者家属的意见后,决定兵行险招运用溶栓方式,溶栓会使栓子溶解恢复血液循环,同时也能使全身的凝血机制发生改变。由于徐士芳发病的时候正好一口饭卡在嘴里,女儿给她往外抠的时候弄破了一点牙龈,结果溶栓显效之后,这个小的破损处出血不止,张青山和同事们一起用棉球反复进行按压,并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的反应。此时张青山还不忘让人转告安慰隔着玻璃窗焦急等待的三个女儿:这些症状是溶栓显效后的正常反应,这也说明溶栓见效了。用药后没多久让众人惊喜的一幕发生了:徐士芳犹如熟睡做梦一般翻了一个身。徐士芳的大女儿抬起泪眼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时钟,指针已指到午夜11点40时,从9点多到现在,并不是患者责任医生的张青山,已在徐士芳的病床前站了整整两个多小时,一步都没离开过。接下来的两天中徐士芳的状态越来越好,康复如初。

  面对一个个被神经疾病侵袭困扰的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张青山主任不矫情、不夸张,有一说一,认真执着,为病人家庭精打细算、为患儿诊疗竭尽全力,甚至“大包大揽”:疗效一样的药用便宜的,病人及其家属自己要求做的检查明确告知“没有参考意义”,能够通过门诊治疗的就不必要住院,用最少的钱往最好的方向努力……

  17岁的褚康是山东薛城人,高高的个头、白净的皮肤、斯文的学生样,让其父母欣慰不已。可是谁能想到6年前褚康会被一种叫“脱髓鞘病、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疾病所困扰,并南下北上的就诊于北京、济南等城市。病历记载显示褚康在到徐州市中心医院诊疗前5个月,开始出现头晕、走路不稳、视物模糊并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一周后出现左眼视物模糊,并未得到重视,4、5天后又出现了右眼视物模糊,无视物成双,左眼视物严重不清的情况,并渐渐加重,后来经过北京宣武医院的诊治情况得以好转回家;半个月前褚康又出现左侧身体麻木慕名找到张青山主任。而这次就诊让褚康的父亲从此下定了决心:孩子的病就交给张主任了,并自此每年来复诊一次,6年了从来没有间断过!是什么让这个山东的汉子如此信任张青山又如此守约?在山东人的豪爽直言中,我们了解到在褚康住院期间张青山主任的“三次”知情谈话让这个患病的家庭从此与张青山结下了这每年一次的“生命之约”。第一次,张青山告诉褚康父母:“宣武医院医生的治疗方案是正确的,孩子之所以复发是因为停药过早过快,不要紧张。”第二次,张青山告诉褚康的父母:“褚康的病情需要应用激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胃粘膜,家人要给褚康补充钙片。”第三次,孩子要出院了,张青山告诉褚父:“孩子的病容易复发,激素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手段。回家后药的剂量要缓慢减量,不可突然停止,谨防停药后病情复发。”看似平常,但每一次知情谈话,张青山主任都直奔主题、直指要害,诚恳中那种生命之重的责任感让褚父坚定了信念。

  说起徐顺,这是一个在神经内科住院时间长达53天、昏迷将近40天的患儿,经张青山主任等的坚持不懈、不离不弃,终于清醒并康复出院。出生在贾汪一个农村家庭的徐顺在就诊前因感冒、发烧延误治疗而致“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转到徐州市中心医院时,徐顺始终处于昏迷、癫痫状态,嘴角及肢体持续抽动,双瞳孔放大、小便失禁。张青山主任接诊后,一方面针对性的给予用药治疗,一方面邀请神经外科、儿科等科室会诊,进行联合诊疗。但是在一系列的用药后,从12月13日到12月26日两周的时间,徐顺的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癫痫仍然频繁发作,难以控制。此时有人建议张青山主任将患儿转院。张青山主任深知患儿癫痫发作时间越长、对脑恢复会越差;而患儿家庭情况也不允许上转。此时南京脑科医院李作汉教授的一句话给了张青山主任信心:“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其治疗策略就是抗癫痫治疗,也可配合高压氧治疗。你们现在的治疗就是对的。病情的控制也一般需要3-4周,”于是在这样一个岁末年初的日子里,张青山主任就像徐顺的家人一样,每日都惦记着、每日都来看望着、每日都来和昏迷的徐顺“聊一聊”。在张青山主任的治疗方案下,在全科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徐顺癫痫发作的次数渐渐少了,并且每次发作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终于在1月20日,徐顺逐渐康复到能吃饭、能自如活动了。一直很信任张青山的徐父在语无伦次的谈话中,反复说:“孩子住院好多天一直都不见好,愁死了”。“孩子要是命没了我钱又花光了,我还能干啥?”“张主任说他会尽全力,用最少的钱往最好的方向努力。”“张主任就是俺家里人。”

  (原载3月18日《徐州日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