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矫形术治疗“扭步”女孩
拆“东墙”补“西墙”
11月14日,中心医院小儿外科为一名10岁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儿成功实施小儿矫形术,利用腹外斜肌代替股四头肌,帮助患儿重建关节能动性,在经过后续治疗及康复训练,患儿可恢复自主站立走路。
家住安徽农村的天美(化名)今年才10岁,在3岁那年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但因为家住在农村医疗设施条件有限,再加上家长对疾病的重视不足,导致天美出现了较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因为后遗症的影响,天美的站立需要家人的帮扶且走路时一只手要按住病腿才能支撑住身体,走起路来很像是在“扭步”,每走一步都会气喘吁吁,这给年仅10岁的天美带来了很多生活的不便。天美的父亲介绍,在天美患病期间他们也找过很多家医院给天美治疗,但是医生都对治疗效果持悲观态度,无奈病情就一直拖延,原先活泼开朗的天美情绪一直低落,给她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阴影。直到近日,在朋友的推荐下得知徐州市中心医院有个小儿外科,天美的父母决定带着她再来碰碰运气。
经过详细的身体检查,小儿外科杨吉义主任认为,尽管天美右腿的股四头肌肌力为0级,但是还可以通过矫形外科手术,利用腹部的腹外斜肌代替股四头肌以恢复患儿的肌力。
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11月14日下午,杨吉义主任为天美实施了腹外斜肌代股四头肌术。术中取下患儿腹外斜肌的其中一端肌肉支点,医生通过做一个腱,将取下的肌肉支点与髌骨连接,替代股四头肌的功能,增加一个动力,这个动力一方面是屈髋关节,另一方面是伸膝关节。有了这个动力患儿就能伸开小腿抬起脚来。因为天美的小腿三头肌肌力为5级,手术后能够保持膝关节的稳定,站立行走时不会出现膝关节的反屈畸形,维持了膝关节的功能。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患者瘫痪肌肉周围较健全且功能次要的肌肉来代替功能重要的瘫痪肌肉。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拆东墙补西墙”。前提条件是质量上“东墙”比“西墙”好,但是功能上“西墙”比“东墙”重要。
目前,天美已经成功接受了第一次康复手术。经过3个月到半年的康复训练后,再加上后续的治疗,她将有望恢复正常行走。对于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正常的行走生活对于她有着重要的意义。
推荐专家:
杨吉义 中心医院小儿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硕士研究生
对小儿外科领域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均能迅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独立的正确处理。在新生儿外科、小儿骨科和小儿矫形外科方面(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痉挛性脑瘫的治疗等)有所专长,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小儿陈旧性骨折环状韧带重建修复术,痉挛性脑瘫手术治疗、膝关节内外翻的微创手术治疗等等。具有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师资格证书。一直从事外科学理论教学工作至今。发表医学论文多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三上午 咨询电话:1535168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