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视频】家居腰椎保卫战

【视频】家居腰椎保卫战

2012-08-31 中国淮海网

 

人体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腰。腰椎间盘突出让很多人烦恼不已。人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如何预防疾病发生?发病后又该如何治疗?
  由徐州市中心医院独家参与的大型电视科普专栏《名医堂》,特邀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吴继彬带您了解腰椎疾病相关知识。


家居腰椎保护战
  

  腰椎——负荷大 受伤多

  吴继彬:脊椎骨包括7节颈椎,12节胸椎, 5节腰椎、一节骶椎和一节尾椎构成,总共有24块椎骨。脊柱是身体的支柱,是人体的中轴,也是疾病的好发部位。我们经常听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却很少听到胸椎病,主要是由于胸椎有胸廓支撑,而颈椎与腰椎活动范围很大,发生疾病的几率就大大增加,而由于腰椎处于脊柱的最低位,负荷相当大,因而损伤机会多,所以腰椎疾病发生率最高,而在腰椎疾病中,又以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有个形象的比喻,杂技表演叠罗汉。一个人摞一个人,最下面那个人吃力最大,所以他最容易受伤。而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腰椎,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部位为最下位的腰4、5;腰5、骶1,也是这个道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身体不可承受之重

  吴继彬: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从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椎间盘突出不等同与椎间盘突出症,很多人做CT或者MR,都会发现有椎间盘突出,其实很多情况下是一种生理退变现象,就像人起皱纹一样,只有引起临床症状,腰腿痛了,才能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

  患有椎间盘突出症首先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不适宜穿带跟的鞋,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腿疼 当心腰椎间盘突出

  吴继彬: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因此并不是每位患者都会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诉腿痛。痛多为刺痛,常伴有腿脚麻木、酸胀的感觉。最典型的体征叫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就是伸直腿,向上平抬,正常能够抬到60度,而椎间盘突出患者由于坐骨神经本来就受到压迫,在抬腿的过程中受到牵拉,会引起疼痛加重,好多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感到腿后面有一根筋很紧,就是这个道理。总而言之,如果出现下肢的麻木疼痛,伸直腿向上抬时加重,就要小心的椎间盘突出症,而如果单纯腰痛没有腿痛,往往不要担心,一般是腰肌劳损或者腰背肌筋膜炎,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多病人单纯膝关节疼痛,不伴有下肢的麻木,这种情况往往是骨性关节炎或者髌骨软化症。


  椎间盘突出

  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吴继彬:好多病人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老年人的专利,在门诊,我也经常听病人说,我这么年轻,怎么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年龄从几岁到几十岁都有,我们曾经看到9岁的椎间盘脱出患者。椎间盘突出好发于青壮年,而老年人发病率反而最低。

  目前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由于腰椎所承担的特殊的生理功能,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比其他组织器官要早,而且进展相对要快。其他因素也很多,比如经常弯腰提举重物,腰部用力不当、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以及超重等等。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生活方式不健康,不注意劳动保护,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也就很高。


  活动,姿势很重要

  观众求助:市民李女士自打退休,照顾家庭的工作就交到她的手上了。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看孩子,家里的家务活都是李女士一手包办。李女士一直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好,可是最近却时常感觉腰部疼痛,同一个姿势久了,腰部就痛得更厉害。李女士起初没把这腰上的小毛病放在心上,可是久而久之,她的腰痛就越来越严重。到医院一检查,说是腰椎间盘突出。

  吴继彬:虽然现在许多家庭都有洗衣机、洗碗机等现代化电器,把人们从繁琐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但仍需要干像拣菜、洗菜等家务活,如不注意姿势,往往会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

  生活中我们要保护腰椎还要做到:不要受凉,受凉之后,会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另外,不能老是久坐久站,要经常锻炼腰背肌,腰背肌如果没有力量,脊柱也不稳定。它不稳定。你弯腰的时候容易受伤。


  椎间盘突出,治疗有层次

  关键重在预防:椎间盘突出,重在预防,避免不良姿势,注意保暖,不要受凉。得了椎间盘突出后要早发现早治疗,感到腰腿疼痛后赶快卧床,牵引、理疗。不要使椎间盘突出继续加重。

  卧床休息、牵引治疗:椎间盘突出病人大部分不需要手术,80%是可以保守治疗的。如果是刚开始腰、腿有点不舒服,需要赶快躺平休息。建议腰痛的病人睡硬板床。

  牵引治疗,腰椎牵引一般适合初次发作的、椎间盘突出或者膨出的病人,相反牵引不适合椎间盘脱出或者游离的病人,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人也不适合。牵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作用于腰椎,使腰椎间隙增大,保持椎间隙的一种负压状态,通过后纵韧带也就是突出椎间盘表层的一层韧带的张力作用,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另一方面牵引还可使腰椎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运动的刺激,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吸收、消退,还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压力。这也是很多反复发作的椎间盘突出患者牵引仍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实主要是卧床休息起到的作用。

  手术治疗:首先要诊断明确,患者的腰腿痛确实是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其次,通过系统正规的保守治疗6月以上仍反复发作,还有就是对于脱出或者游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手术。

  老百姓都怕在腰上动手术,最主要的原因是有这种观念,就是认为腰椎手术容易瘫痪,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腰椎手术没有这么可怕,首先神经它是一种有形的,而不是一种无形的。腰椎的神经大体上相当于输液管一般粗,其次完善的操作常规,细致的防范措施,在腰椎出现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所以简单的恐惧手术可能会瘫痪显然没有多少道理的。相反,因一味的恐惧而不顾病情的特殊性而延误病情不但会瘫痪,而且治疗很难有理想效果。这样的教训在临床工作中屡见不鲜。


  你会正确的“坐”吗?

  吴继彬: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是相对固定的,除了休息之外,很多事情都是“坐着”来完成的,比如看电视,读书,办公,有的老年人还喜欢打打牌,搓搓麻将,往往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所以坐姿就非常重要。

  首先要考虑椅子要合适。椅背要有一个弧度。我们的脊柱都有一个弧度,也叫曲线美,椅子应该也有一个弧度,这样就不累了,符合我们的生理弧度。最好两条腿放平,上身要挺直,下巴微收。有人做过椎间盘测压,坐位前屈时腰椎负荷较坐位直立时增加170%,说明前屈位是导致腰椎退变或损伤的不良姿势,故相关职业者如驾驶员容易发生腰背痛。


  专家支招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腰背肌锻炼“小燕飞”。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这种方法俗称“燕飞”或“小燕飞”; 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上述方法比较费力,可采用“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双肩、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具体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锻炼。

  此锻炼方法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分3~5组完成。注意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发僵等不适,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以免加重症状;锻炼时也不要突然用力过猛,防止扭伤。

编辑:王  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