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让我们的骨头更健康
让我们的骨头更坚强
现场专家:徐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王向党主任医师
2012-10-25
腰酸 腿痛、全身乏力,它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又被称为静悄悄的疾病,由于早期很难发现,它危害着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这就是骨质疏松症。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如何自测是否患有骨质疏松、如何让我们的骨头更坚强? 10月20日——全国骨质疏松日,共同关注骨质疏松。
当心骨质疏松“静静”地缠上你
王向党:国家卫生部最近公布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56%患有骨质疏松,它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社会问题。骨质疏松是指每个单位内骨组织数量减少,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起自胚胎时期,并持续到出生后20多年。成年人骨骼的数量不再发生变化,但骨的代谢却持续不休,即骨的生成和骨的吸收这两个过程处于平衡状态。年龄超过40岁后骨的生成保持不变,但骨的吸收却增加,数十年后骨组织数量仅及30岁时的一半量。一旦骨的密度降低至难以忍受日常生活中所受的应力,便会发生病理性骨折。
通俗的讲骨质疏松有两点,一是骨的脆性增加,就是骨头变脆了;二是人容易发生脆性骨折,就是容易骨折,骨折的危害最大,骨折的部位一般有手前臂、腰椎、胸椎还有髋部。其中最严重的骨折是髋部,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髋部骨折的病人在一年内死亡率是20%。而患上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容易造成人的疼痛,主要表现在腰、背疼痛,有些表现为肩部疼痛,还有全身性疼痛,但是疼痛并不是骨质疏松早期的表现。骨质疏松是一个静悄悄的疾病,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疾病。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碳酸饮料、咖啡、浓茶都可能致骨质疏松
王向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上下班以车代步、在单位守在电脑前办公,晒太阳少,运动更少。快餐食品越来越受追捧,维生素D的最佳食物来源粗粮和谷类食物越吃越少。还有相当一部分都市白领盲目减肥或是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等。这些都是加速骨骼老化,使骨质疏松提前到来的重要因素。
还有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常会喝咖啡、喝浓茶甚至用抽烟的方式来提神,这其实都会加快钙质的流失,还有碳酸饮料,其中含有的碳酸根、碳酸氢根阴离子很容易和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骨骼难以吸收的碳酸化合物沉淀,十分不利于钙的吸收。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甚至还会导致人体骨骼钙的流失。
骨质疏松更“青睐”女性
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比男性要高得多,原因有两点1、在30岁左右骨量增加到骨峰值时女性的骨量少于男性。2、女性40岁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减少,绝经后钙逐渐流失。此外女性孕期会大量流失钙质,不注意补钙,也会使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提高。就自然的生理现象来看,女性显然早已处于不利位置,倘若加上其他诸如早期不正常停经、卵巢切除、先天体型瘦小,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运动、不晒太阳、有吸烟或酗酒习惯等因素,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自然是男性的数倍。
骨质疏松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误区二:骨质疏松不要紧,吃点钙片就能解决问题。
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误区三:发现骨质疏松症,全靠自我感觉。
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骨密度变化。
误区四: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更要适度运动
王向党:现在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是宜静不宜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证实,体育活动对于骨量的维持极为重要。运动能刺激骨细胞的活动,有利于骨形成。骨骼越粗壮,骨量就越多。日常运动量是维持骨量的必要条件,但是运动不能摆摆“花架子”,运动量一定要达到相当水平,才能维持一个基础的骨量平衡水平,低于此,易使骨量继续丢失,超过此,才有可能使骨量有所增加。总的来说,运动时要掌握三个原则:
1、要适合中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中老年人的各个器官功能已发生退行性变化,各脏器储备功能降低,因此不适宜进行剧烈的运动,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2、选择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量。用心率来掌握运动量是简便易行的方法,一般中老年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 80%(最大心率=220-年龄)。
3、循序渐进,坚持锻炼。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需逐渐调整,因此运动难度要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运动频率应为每周3~5次,每次运动时间应保持30~40分钟,并增加运动器官的灵敏、协调、耐力和力量的锻炼。
而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也有讲究,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散步或健身操、跳舞等。还可以利用一些器械运动,如哑铃、自行车、划船器等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肌力,提高耐力和机体的协调性与平衡功能。但登山、爬楼梯、跳绳等运动方式易损伤膝关节,不适合老年人。
编辑:王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