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 新技术应用 > 正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

2012-11-12 不详
        10月23日,重阳节这天,一位47岁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走出徐州市中心医院移植室,重获新生。
事情得从2个月前说起。据了解,该患者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年,六年间患者到过全国多家医院就诊,一直坚持服用药物治疗,病情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已经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患者于2个多月前,慕名来到我院就诊。
       我院血液科主任李晓林接诊后,认真为患者做了检查、了解患者病情,明确病情后,李晓林主任在同北京301血液科主任高春记主任探讨后,认为患者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为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我院HLA实验室完成基因测序后在李政道博士的帮助下在台湾慈济骨髓库找到合适供者,于2个月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第13天出现造血重建。患者于中秋国庆节期间出现急性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为了患者的安危,全科医务人员放弃休息,特别是李晓林主任,天天盯在移植室,亲自陪同观察,出现情况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处理,护士日夜监护照顾,经过10余天的不懈努力,患者的急性GVHD终于得到控制。患者于23日安全走出移植室。
      据李晓林主任介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对少见,大约占所有癌症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但却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以50岁以上的人群最常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男性比女性更常见。该病进展缓慢它的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病人出现贫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
     李主任说,因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比较缓慢,所以很多病人没有症状,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白血病破坏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润器官,引起了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根据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其中,大约有90%病人诊断时为慢性期,每年约3%至4%慢性期进展为急变期。李主任提醒大家,出现贫血、乏力、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并且出现出血倾向、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等症状一定要及时要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编辑: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