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 新技术应用 > 正文

“骨水泥”巧治99岁老太骨折

“骨水泥”巧治99岁老太骨折

2013-01-10 不详

1月9日《彭城晚报》

99岁老太摔断两根骨头
医生给她注入“骨水泥”次日即可下床

脊柱外科马超主任医师:利用“椎体成形”技术治疗脊柱,效果好,创伤小

      99岁的孟老太不慎摔倒,摔断了两根骨头。在我院脊柱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马超在她骨折的椎体里注入了“骨水泥”,让她恢复了正常的椎体功能。
      去年12月24日,孟老太在女儿家里不慎摔倒。孟老太今年99岁了,这可让家里人都担心坏了。随后,孟老太被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经过检查,孟老太的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都压缩性骨折”,马超主任介绍说,高龄老人骨折很容易带来一些棘手问题:长期不能活动而卧床容易出现褥疮,还容易形成血栓脑梗,尿路感染以及坠积性肺炎。
如果做手术,99岁高龄的老人,身体条件很难经得住。马超主任说,超过80岁的老人,一般都不轻易做开放性的大手术了。而这位老人已经99岁了,加上还有高血压,只能另觅他途。
      经过精心准备后,12月26日,马超主任为孟老太做了“球囊扩张和脊柱椎体成型”手术。手术中,先在老人背部切开四个直径不超过0.5厘米的口子,然后用用导针把气囊送入椎体内,用气囊为老人把摔伤的椎体支撑起,然后注入“骨水泥”。
    “骨水泥”,顾名思义,由粉剂和液剂双组份构成的黏结剂或骨填充剂。用于人工关节的粘接固定、骨缺损的填充、骨折的固定及药物控释载体等。因为其形态及原理很像水泥,俗称“骨水泥”。
    “骨水泥”注入7分钟之后,在孟老太椎体内完成固化,因摔伤骨折引发的骨运动障碍消除,孟老太的骨折症状消失。12月28日,孟老太恢复良好,出院回家了。
      对此,孟老太和家人都很高兴。马超主任也很欣慰:“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治疗好的年龄最大的老人了。”
      马超主任提醒说,雨雪天气,老年人骨折的发生增多,应预防类似事情发生。“如果在室外,老年人应该穿上防滑的鞋子,应该尽量小幅度行走;如果在家中,老年人转体、起身,都要动作缓慢,愣一下神,动作太急容易闪着。通常来说,老年人骨折最常见的莫过于脊柱骨折、髋部骨折和前臂骨折。无论哪一种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都会很麻烦。”
      马超主任还介绍,利用目前国内最前沿的“球囊扩张和椎体成形”技术,老年人出现严重的骨折或脊柱问题,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创伤小,周期短。目前在我院,该技术已得到广泛运用,数百位老年人因此受益。

编辑:张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