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说好才是真的好!
记糖尿病人的温馨港湾——徐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2月19日,我院社医科黄文莉主任行政总值班,当天晚上,她例行到各科查房,刚一走进内分泌科病房,就被几个病人围住了,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着向她说道:“我们要向你们夸一夸内分泌科的医生和护士。”
镜头一:
“要没有这里的医生,我估计就一觉睡过去了。”
每年春节过后,都是糖尿病患者入院的高峰期,今年更为突出,两个病区的病人数最高达到了14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重症患者。但全科人员忙而不乱,所有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2月21日,内分泌科接连入住了两位因糖尿病引发的高渗性昏迷的患者,病情十分严重,值班的内分泌科梁军主任医师立即为其检查,发现老人血糖值高出正常值5、6倍之多,血钠和血浆渗透压指标也极高,确诊其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遂立即对患者给予快速大量补液、胰岛素控制血糖及补钾,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指征、意识状况、尿量等情况,监测血糖、血钾水平,及时调整补液种类及补液量。经过24小时的积极治疗和不间断监护,两位病人在住院后的第二天已经恢复了基本正常的生命指标。其中的一位李大爷说:“昏迷之前我难受极了,以为自己没得救了,要没有这里的医生,我估计就一觉睡过去了。”
镜头二:
“护士长给我的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枕头,里面还包含着满满的关怀和爱心。”
76岁的朱奶奶给我们说了一个关于“枕头”的故事:春节过后她因血糖高入院,住院第一天,由于平躺着不舒服,她就坐在床上打点滴,刚打了不到2分钟,护士长王平就走到她的病床前微笑着说:“朱阿姨,我已经让护士去库房给您再领一个枕头,头垫高一些,这样躺着打水会更舒服。”朱奶奶说:“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枕头,但恰恰说明这些小细节护士们都能发现,并及时帮我们解决,我很感动,因为这里面包含着满满的关怀和爱心!”
像朱奶奶这样的感动还有很多:
1床的老奶奶行动不便,王平护士长下班之前专门走到她面前说:“老人家,你行动不方便,卫生间门口有个台阶,您一定要多注意。”
护士潘新荣有着甜蜜的“童音”,每次到病床前,脸上都会露出甜甜的微笑,然后温柔的给病人讲话、检查、输液……
护士陈慧俐生病了发着烧,但身体上的不适并没有给她的服务打半点“折扣”,她依然是耐心的给病人进行护理……
镜头三:
“虽然出院了,但我每月都会‘回家’来听专家们讲的‘糖尿病健康大课堂’。”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糖尿病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减少因为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惨重代价。作为内分泌科医护人员,有责任把糖尿病知识传授患者,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使个人、家庭、国家免受更大的损失。
为此,内分泌科各级医护人员对病人注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病人在院内治疗期间,接受管床护士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讲解,科室走廊墙壁悬挂健康宣教栏,设立阅览架,免费提供教育手册,定期播放VCD教育录像,出院后坚持组织病人定期参加“糖尿病健康大课堂”的讲座,免费检测血糖,并在课后回答个别咨询,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还不定期组织糖友参加户外游园活动,让“糖友”们在运动中快乐降“糖”。
曾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过治疗的周女士去年曾在这里住过院,出院之后只要听说内分泌科举行“糖尿健康大讲堂”、“糖友联谊会”等活动,就会跑来,周女士说:“来到这里就像‘回家’一样,看见医生护士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家人。”
后记:
护士长王平说:电视上经常会出现“最好的医院”这样的词语,但我个人认为,到底是不是最好,不是你说是就是,也不是我说是就是,而是要让广大患者来判断,只有病人们说才算是最好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努力让每一位在内分泌科接受过治疗的病人和家属都满意。
编辑:张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