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 新技术应用 > 正文

我院成功抢救一例热射病患者

我院成功抢救一例热射病患者

2013-08-15 

居高不下的气温,容易引起中暑现象,这也让医院门诊接诊的中暑患者增多。日前,我院急诊科就成功抢救了一例中暑患者。
       8月6日13时50分,随着120救护车越来越近的尖叫声嘎然停止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门前,值班护士贾露露、苏丹和导医赶紧推着抢救车迎上前搬运病人,病人被迅速推进了急诊抢救室,当时适逢李夫民副主任医师值班,经简单地询问患者病史得知:62岁的王老伯是一名环卫工人,当日早晨6时就外出工作,12时被人发现趴在自己的环卫三轮车上,呼之不应呈昏迷状态,其同事随即拨打了其上级领导及家人电话,同时也拨打了120送至中心医院。患者既往无高血压 ,冠心病及糖尿病史,查体示 :T 40.5℃、 BP 140/85mmHg,神志昏迷,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q,光反射存在,呼吸急促,R 35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跳有力,律齐,HR 123次/分,腹软,四肢肌张力低,生理反射部分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李夫民副主任医师考虑当天气温最高温度达37℃,且患者一直在户外工作,没有休息,没有使用任何防暑降温措施,结合患者既往没有任何基础疾病及查体的情况,已经对患者的诊断有了初步的判断:中暑(热射病)。
      确定了诊断后,李夫民副主任医师嘱苏丹护师给予患者吸氧,做ECG,心电监护、SPO2、BP监测,急查血气分析,血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血液检查,打开静脉通道立即静滴20%甘露醇+地塞米松10mg,在两侧腋窝及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物理降温。
      一切抢救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在抢救的同时李夫民副主任医师挤出时间和患者家属沟通了患者病情,向其家属交代了患者可能为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死亡率可达50-60%,考虑到患者已经60多岁,为了排除脑血管疾病,还需要再做个头颅CT检查,患者家属了解病情后也非常配合,等各项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由导医陪同患者做了CT检查后示颅内无异常征象,为了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李夫民副主任医师又请了神经内科李晓宾副主任医师会诊,李晓宾副主任医师会诊后将患者收入ICU继续治疗。在患者家属为患者办理住院的过程中,患者的电解质检查结果也出来了,示血Na117mol/L(正常值为135-145mol/L),CL 73mol/L(正常值为97-105mol/L),李夫民副主任医师又给予患者生理盐水400ml+10%NaCL100ml静脉点滴治疗,随即患者被送入ICU继续治疗。

◆相关链接

中暑的预防

老年人中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等易患中暑者,在夏季应少外出活动,衣服薄而宽大,经常淋浴或冷水盆浴,避免利尿剂的过度使用,特别提出的是阿托品和其他抗胆碱药物应用时要慎重,防过度抑制出汗。可采取在高温期间尽力向每位孕产妇进行一次防暑知识教育,彻底破除不通风,不洗脸,不刷牙等旧的习俗。室外作业,剧烈活动者,要适当调整作业时间,要有遮阳设备,补充足量水,盐,尤其要避免由空调状态快速进入高温环境,以防发生意外。
另外,夏季高温天气里还应坚持耐热锻炼,提高耐热力能。

◆本文作者

     

李夫民副主任医师  医疗组组长

1993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从事急诊医学专业至今,深造于世界顶尖大学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医学中心,曾在上海市急救中心培训学习,到北京朝阳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参观学习,近3年连续参加了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主办的“首都急诊医学高峰论坛”,2013年7月又到成都参加了急诊医学年会。熟练掌握目前世界上最新的急救理论和技能,对内科系统各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尤其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在省级及国家级以上刊物共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两篇。

        联系电话:15351687079

  (照片为作者在加拿大进修期间拍摄,摄于多伦多市议会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