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区域医疗网络 方便广大百姓就医
5年以前,张培影院长刚刚履职徐州市中心医院院长时就指出: “要搭建区域医疗网络技术平台,形成市县医疗纵向联合体和方便群众就医的医疗网络,让百姓不出乡、不出县区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一流的服务,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5年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进行医疗资源整合,先后兼并了徐州市医科所和徐州市老年病医院,托管了徐州市机关医院 ,与徐州及周边地区19所县级医院、127家中心卫生院建立了技术指导关系。组成了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超级医疗集团,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急危重症病人上转,让区域内广大患者直接受益,为淮海经济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满意的医疗服务。
沉下去,医疗服务送上门
对于帮扶,张培影院长表示,要从坚持公立医院的办院方向和贯彻落实新医改要求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中心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和龙头带动作用,担当起帮扶基层医院发展的历史大任。
成立专家医疗队,是落实定点指导工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形成制度化协作机制的重要举措。市中心医院充分发挥自身的医疗技术优势,将最实际的医疗服务送上门,既帮助基层医疗机构“造血”,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又极大地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3年,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和定点帮扶乡镇卫生院460次,授课38次,开展手术494台次,出行专家共计2337人次。帮扶基层医院达到了“派出一个团队、带好一所医院、培养一批人才、服务一方群众”的目的。
据口腔科孟箭主任介绍,口腔科的帮扶单位是贾汪区人民医院。除了他本人,还有6位副高以上职称、业务水平高、沟通能力强的专家参加帮扶。科室制定了帮扶轮转表,从2012年底开始,每月抽调1名专家定点指导,完成包括查房、会诊、手术、门诊、抢救等临床工作,还要进行学术讲座,增强帮扶科室人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
而病理科的卓士超副主任及其团队,也是这个帮扶点的常客。过去手术中间快速病理切片要把标本送到中心医院或市内其它医院检查,仅路程就要浪费2小时,而现在每周两次的病理专家来院服务,为肿瘤患者判定性质提供了快捷、高质量的病理诊断结果。
谈到中心医院帮扶,贾汪区人民医院从院长到普通医师都赞不绝口。一位患者颈外动脉大出血生命垂危,被孟箭主任协助全力救治挽回生命的病例,令他们印象深刻。中心医院来帮扶的医师用心指导和协助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诊疗水平。经过悉心指导,许多原来不敢做的手术都已经掌握熟练,区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显著。中心医院帮扶一年,医院病人大幅增加,门诊、住院病人数比往年翻了十几倍。
请上来,先进知识带回去
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高新的医疗和教学设备,中心医院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努力组织专家“沉下去”,还经常把基层医护人员“请上来”,面对面、手把手传授技术和知识。
2009年7月,市中心医院举办首期临床急救技能专题培训班,500多名基层医务人员前来参加,场面火爆。目前这项举措已经成为我院科教常规工作,每年初公布年度安排,每周正常开展,办班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培训师资由省内外著名专家与我院专家共同组建而成,两周一次,固定周六、周日 ,内容设计上突出临床实用和最新成果,免费参加并给予继续教育学分。免费向学员开放一流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HIS网中文电子医学期刊数据库、 CALIS全国医学服务系统、万方医学网,免费提供互联网上 “三基”理论模拟考试资料 ,免费为基层进修人员提供住宿,给予膳食费和一定的交通费补助。定期召开医院院长座谈会,邀请基层医院院长学习先进管理知识,同时加强沟通、了解和促进。2013年全年在院内举办专科培训72次,参加人员1万余人次。为基层卫生单位提供免费进修学习,全年接待基层医疗、医技、护理进修人员共计479人次。
医院计划每年为每所基层协作医院免费培养5名业务骨干,每次培训3个月;5年为百所基层医院培养2500名业务骨干。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定期、免费、有针对性、区域内医务人员共同参加的系列培训班,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沉下去”和“靠上前”。从而让更多的基层卫生人员了解并掌握一些临床实用技术与最新成熟技术,再通过他们让更多的老百姓就近都能看好病。
建机制,多元服务促推进
中心医院还从基层需要出发,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县区连纵、双向转诊的机制问题。
一是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开通新农合参合患者绿色通道,开设专门的新农合接待窗口,专人提供咨询、转诊、结算等一站式服务,简化了农村患者就诊流程。开展了代办新农合转诊业务,避免了往返原籍办理转诊手续的辛苦,节省了患者和陪人的宝贵时间和交通费用。
二是改进门诊服务机制。主要措施有:专科细分,专病专治,开设了60余种专病门诊;周六下午、周日全天免收挂号费,专家接诊,医技检查科室均正常开诊;开通手机客户端,推出掌上门诊网页;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96120,可以预约挂号、转诊咨询、协调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严格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我院住院病人的药占比仅为41.3%,低于江苏省46%的标准要求;实行同级医院间“检查一单通”制度,凡尚未超出该检验项目周期性变化规律所允许的时间,在不影响正常诊断治疗,检验单据又能随同病历保存并作为诊疗活动依据的情况下,不再给病人做重复的检查。这些措施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三是建立新型结账机制。与徐州市各县区和安徽省的淮北市、萧县、砀山、灵璧、宿州 桥区、濉溪等地农保或医保病人均签订了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合同,实施了江苏省新农合信息平台联网,异地医保病人在中心医院门诊即可刷卡就医,为淮海经济区第一家真正实现即时补偿兑现的市级医院,新农合病人出院当天即可拿到补偿兑现金。
帮扶工作近5年来,不仅提高了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使基层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的诊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且也提高了市中心医院医疗队伍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推动了各项改革。一二级医院病人少、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得到缓解。
文: 郑文兰 编辑:张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