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 “四两拨千斤”
近日,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肖某,在我院肝胆胰脾外科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手术,术后顺利出院。临走时,肖某激动地说:“没想到手术这么成功,身体康复快,伤口又小,折磨我20年的病魔终于被驱走了,太感谢你们了……”
肖某是一位年仅23岁的小伙子,家住安徽萧县,在3岁的时候,就出现不明原因的皮下出血点,还经常伴有鼻子及牙龈出血,经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年来,肖某的病情反反复复,经多家医院内科长期保守治疗,无法根治。近段时间以来,肖某病情加重,出现反复乏力头晕、皮肤瘀斑,于2月3日入住我院肝胆胰脾外科。该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姜新春仔细阅读了肖某的病史资料,发现肖某因脾功能亢进导致其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只有11×109了(正常为100-300×109),若不及时处置,控制血小板继续下降,则会诱发消化道及颅内大出血,导致生命危险。
姜新春主任医师充分了解肖某的病情后,及时组织全科会诊讨论,认为患者肖某手术指征明确,宜早期进行手术切除脾脏,这样,不仅能挽救肖某生命,还能彻底根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一顽疾。由于脾脏质地脆、血供丰富、周围毗邻很多大血管、解剖复杂,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对于此类手术,以往都是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但开腹手术切口至少达20Cm,存在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如果采用微创手术即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则会进一步加大手术难度,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微创手术只需在患者腹部打5个0.5-2cm的小孔,通过电子腹腔镜,利用先进的超声刀进行操作,具有手术创伤少,切口微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众多优点。经过慎重的权衡考虑并征得患者同意,结合我院肝胆胰脾外科多年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基础和优势,专家们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为肖某切除脾脏。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2月7日,姜新春与助手齐敦峰联合为肖某实施手术,首先采用超声刀,将脾脏周围韧带进行离断,再用腔镜下切割缝合器离断脾蒂,把脾脏放进标本袋粉碎后取出。整个手术进展顺利,患者腹壁仅留下5个穿刺孔,最大的也只有2cm左右,真正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经过一周调养后即顺利康复出院。
姜新春主任医师介绍,相比传统开刀手术来说,“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但是手术难度很高。
编辑:张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