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 新技术应用 > 正文

CT引导下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CT引导下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2014-07-17 

定位准  创口小   疗效好

三叉神经实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传送至大脑。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所谓的三叉神经痛,就是指这三根神经发生了病变。对患者来说,以颌面部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为主要特征,有时洗脸刷牙也会诱发剧烈疼痛,被称作“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每月收治的10余例病人中,学科带头人孟箭主任医师带领的医疗团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具体有:口服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神经撕脱术等等。根据病情也会请脑外科行颅脑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近三月来,口腔科张杰副主任医师在CT室曹伟的协助下,主持开展了“CT引导下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15位病人,治愈成功率100%,病人年龄最大92岁。
      据张杰副主任医师介绍,“射频温控热凝术”之前就被临床证实——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直径不到1毫米的专用穿刺针,从患者的口角外侧一定距离处刺入进路到位于颅内的卵圆孔(颅内神经分支三叉神经的必经路口之一),通过射频消融仪的逐渐升温达到神经毁损的目的,让从这条路上经过、引起颌面部疼痛的神经细胞变性。
      该技术的难点是穿刺针怎么能恰到好处地到达位置、让患者面部不痛但是感觉仍存在?
      CT引导下的射频温控热凝术,为解决这一难点而生。张杰副主任医师介绍,CT引导犹如汽车导航仪一样,手术时,CT会实时显示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并结合电生理刺激验证最佳靶点,这样医生对穿刺的方向和深度就有了十足的把握。“CT引导下的射频温控热凝术”,完全克服了以往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盲点,使得这一技术被逐渐推广和广泛应用。
      当然患者适合不适合做这种手术,之前医生会通过充分的病情分析和沟通,选择适宜的适应症。术前封闭定位,用来明确病变的范围及累计的分支,从而为进一步的治疗确立方向。
       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近三月来,应用“CT引导下的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的15位三叉神经痛病例来看,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专家研究是一致的:定位客观、穿刺成功率高、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可多次治疗。就诊患者的感觉就是,治疗创口仅有针眼大小,从治疗开始到结束只需约半小时,手术后疼痛症状迅速消失、见效快。
     张杰副主任医师指出,“CT引导下的射频温控热凝术”适用于以下人群:1年老体弱的三叉神经痛患者;2手术或治疗后复发的患者;3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药物患者;4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

文:孙海芹  编辑:张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