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专题 > 徐州市胸痛中心 > 正文

心内科团队介绍

心内科团队介绍

2014-11-03 
    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江苏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徐州市重点医学学科,江苏省心血管病临床进修基地,中科院微循环研究所心脑血管病临床科研基地,江苏省首批心血管介入准入单位,卫生部高血压科普教育培训基地,卫生部心血管卒中高危人群一级预防实践中心,江苏省首批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东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徐州医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下设有心血管内科病房、心血管病重症监护病房(CCU)、心脏病介入中心、无创性心血管检查室(包括心血管超声动图室,心电图和心功能室、电生理实验室等),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设在我院,现和心外科整合成立心脏病诊疗中心。心脏病诊疗中心下设6个临床科室(心内一、二、三、四、五科及CCU)开放床位236张,现有临床医生49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博士后2名,博士4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31名,形成了一支以优秀学术带头人领导、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竞争力强、功能分科及专业梯队合理的的学术队伍。自2003年为适应专科发展需要实行三级分科,并逐渐向专病专治发展。先后在徐州市及江苏省率先开展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心力衰竭心脏同步化治疗(三腔起搏),埋藏式自动除颤复律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经皮经冠状动脉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等无创性诊疗技术25项,有创性诊疗技术1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项目、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培养项目、徐州市社会发展项目、徐州市人才队伍建设基金资助项目等计划内科研课题44项。先后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卫生厅、徐州市人民政府各项科技进步奖、新技术引进奖42项,主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全国学术会议10次,承办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8项。编著《介入心脏病学手册》等学术论著3部,在国际有影响的杂志发表论文27篇,均被SCI收录,国内发表论文200余篇。实验室基础设备先进,拥有BIO-RAD PCR仪,贝克曼高效冷冻离心机、SYNGENE 全自动凝胶减像分析系统、BIOPAC 多导生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美国产细胞动态分析及荧光离子浓度测定系统、超低温冰箱、Olympus荧光倒置显微镜、膜片钳等先进的实验室装备,配有百级层流净化室(转基因治疗室、干细胞实验室)。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中三级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点科室所要求的所有技术项目均常规开展。介入心脏病学、冠心病监护、心血管影像系列诊断、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心衰机制及临床综合治疗,临床微循环研究为我科特色优势,年均开展各项心脏介入诊疗手术近6000例,遥居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之首,居于江苏省前列,心血管内科总体水平居江苏省先进行列,部分居江苏省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在淮海经济区具有较大的专业影响及专业覆盖率。


学科特色与优势
1、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心内科在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1985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993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1993年),推动了徐州市、淮海经济区及我省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学科在冠心病介入方面人才力量雄厚,经验丰富,梯队合理,冠心病组15名医师,正高级职称6名,副高级职称6名,主治医师3名,其中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博士2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生10名;2003年引进冠脉内超声、冠脉血管内多普勒,2005年引进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冠脉诊疗的先进设备,形成了冠心病介入诊疗方面特色优势。近几年来,本学科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抢救介入治疗以及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能够熟练掌握无保护左主干、多支多处弥漫性病变,CTO病变及分叉成角病变等介入技术,常规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冠脉内超声、光学相干成像系统(OCT)、冠脉血管内多普勒等项技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已完全和国家级医院及国际接轨。2013年学科PCI总数达2633例,在江苏省名列第一,无论数量和质量在徐州市、淮海经济区及省内均处于领先水平。每年召开的“淮海国际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扩大了学科的冠脉介入方面的知名度,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冠心病患者前来就诊。近年来,本学科在冠心病介入诊疗领域中标省、市科研课题10项,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3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1项,多次参加国内外专业会议交流,在中华系列期刊、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公开发表冠心病介入诊疗方面论文80余篇。

2、射频消融与起搏治疗   
在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方面,本学科是省内最早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单位之一,至今所完成总例数居苏北地区首位,近3年内,每年完成例数在省内均名列前茅,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等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成功率均到达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工作重点之一为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与研究。本学科是省内最早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单位之一,也是目前苏北地区唯一能独立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于2009年购进苏北地区首台Carto系统以后,至今已经开展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近900例,在徐州市名列第一位,省内名列第二位,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对于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也是本学科的优势及特色之一,目前完成例数居苏北地区首位、省内第二位,先后独立成功开展了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主动脉窦、房室环等部位起源的少见、高危频发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等疑难、复杂病例的射频消融治疗,总体成功率在95%以上,在省内取得了领先地位。
在心脏起搏治疗方面,本学科是省内较先开展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单位之一,完成例数在苏北地区名列首位,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项技术在本学科已常规、独立开展,至今无手术失败病例。本学科也是省内较先开展植入性心脏除颤器(ICD)的单位之一,植入例数在苏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起搏器安装技术方面,2009年起本学科开展常规开展右室间隔部起搏,完成例数在省内名列前茅,现为“右室间隔部起搏协作组”主要成员单位。

3、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我院在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1996年开展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型术和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2003年开展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及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同年成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专业组,固定专人从事先心病的介入诊疗工作,采用外出进修、自身培养和积极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构建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专业梯队,现先心病组专职医师3名,正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1名,主治医师1名;是江苏省首批准入从事先心病的介入治疗的资质单位,也是继江苏省人民医院之后省内为数不多的专门从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专业组,所有能够通过介入技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我科均能独立完成。并能开展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并发乏氏窦瘤破裂、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自2006年至2013年,先心病介入治疗在我院稳步发展,开展了目前国内先进介入中心的所有常规治疗项目,8年间共完成约900例先心病的介入诊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痊愈出院,在介入治疗病例数及技术水平上居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领先地位,省内先进水平。
8年间先心病介入治疗组在国内知名专业核心期刊发表14篇论著及二篇少见病例报道(其中室间隔缺损并发乏氏窦瘤破裂介入治疗为国内第一例报道)。2006年参与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学科开放课题一项,课题名称:“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心脏血清标记物的变化”;2009年 “嵴内型和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临床应用研究”; 通过市科技成果鉴定,2009年两项科研课题:“经皮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 可降解心脏缺损封堵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获徐州市科技局资助,2010年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项目名称:“嵴内型和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临床应用研究”。2013年获得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项目名称:“对比分析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对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2009年5月先心介入组成员被中国医师协会聘请为心血管内科分会先心病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学科带头人 (部分)

1、张培影,男,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专业博士后,徐州市中心医院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 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江苏省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学会主任委员。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工作于沛县中医院、新沂市中医院、徐州市中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从事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工作,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先后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院长”、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荣获全国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奖,2013年荣获“全国医院改革创新人物”奖。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基金课题:“OCT、宝石CT、320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比较研究” (编号:W201310),江苏省科技厅临床医学科技专项课题:“难治性高血压病因学评估及诊断治疗流程” (项目编号:BL2012019),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五参二连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等科研项目共8项。在SCI收录、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共发表学术论文

2、韩冰,男,主任医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医疗系,1994年至1997年在同济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做博士后工作,专门从事房颤及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临床治疗及研究工作。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六届心脏电生理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分会学术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诊疗中心主任,至今独立或指导他人完成各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及起搏治疗手术5000例以上,手术成功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韩冰主任承担了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神经重构与电重构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徐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心房内传导时间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方法选择的相关性研究” (编号:XF10C028)。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基金课题:“OCT、宝石CT、320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比较研究” (编号:W201310),江苏省科技厅临床医学科技专项课题:“难治性高血压病因学评估及诊断治疗流程”(项目编号:BL2012019),上海市科委计划项目:“慢性房颤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的比较研究” (编号:10411967900),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及及干预方法学研究”(编号:2011BAI11B1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编号:2011BAI11B13)等重大科研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14篇。2010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各一项,2013年获得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参加编写《实用心脏电生理学》、《临床心内科讲座》、《介入心脏病学手册》、《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学》等专业著作。2013年获得中国心律协会“中国心脏电生理杰出青年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