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正能量叫“医者仁心”
我院血液科病房住着一位特殊的阿姨。之所以“特殊”,因为她患的是支气管扩张,而非血液科疾病。她是慕名从温州赶来,直奔血液科找冯凯大夫的。阿姨说:“我只信任冯大夫……”
原来,阿姨的孙女兰兰1年前曾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冯凯主任医师救了她。而康复中的兰兰每次一有不适,冯医生都会及时出现,让兰兰转危为安。就这样,医患之间建立了如亲人般的感情。此次阿姨入院是支气管扩张病情加重,但她非要住在血液科病房,还给冯凯带来了一位4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亲戚,请冯凯为他治疗。
冯凯在手机微信里给每位患者都编了号,方便他记忆,也方便患者联系他。而患者们也积极建立了多个病友联谊群,大家在里面相互鼓励、分享经验,偶尔评说一下医生们的作为。病友们都公认的一个事实是:不管治疗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挫折,他都是稳妥地进行处理和安慰,从不增加病人的心理压力。
记得兰兰做完“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一直很好,可就逢三个月后、冯凯休假的第四天,兰兰突然高烧,持续39°C以上不退,心急如焚的兰兰母亲顾不了这么多,况且连家属们都知道冯凯的手机24小时不关,无论何时,他对患者有求必应。凌晨1点半,兰兰母亲拨打了冯凯的电话,大概10分钟左右,冯凯就赶到了病房,他为兰兰更换了一种抗生素,没过多久患者就退了烧。
事后,对于再三表示歉意的兰兰母亲,冯凯反而安慰她,幸好她及时通知,才有效的控制住了病情。冯凯对自己要求严格,他总说:“作为医生,抓紧时间治疗比推卸责任的解释更重要。”
如今,15岁的兰兰也已经度过了术后1年的“考察期”,以前感冒发烧都不敢出门的她,终于可以回归学校念书了。幸运的兰兰也向病友们分享了自己的喜悦。
兰兰在北京的小病友阿珠,经过多种治疗无效后,已经没有医院愿意接收了,原因是阿珠家里再付不起医疗费用。兰兰向冯凯透露了此事,冯凯主动联系到阿珠,希望她到徐州市中心医院来治疗。冯凯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和经济状况,提出可以帮阿珠减免部分医疗费,并且发动群里的病友们为她募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阿珠顺利接受了“半相合骨髓移植”治疗。目前术后半年,身体恢复得很好。
冯凯的职业生涯,是用医德和技术,来丈量生命的长度,诠释医者的真谛。在中心医院血液科的病房里,经常可以听到患者当面夸赞。可是对于赞许,在冯凯看来,所有他能做的都是医生的分内之事吧。
魏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