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徐州日报(1月18日):为淮海经区患者擎起一片健康的蓝天

徐州日报(1月18日):为淮海经区患者擎起一片健康的蓝天

2016-01-21 



 

——徐州市中心医院“十二五”建设发展概述

徐州日报  骆耀明

      五年,有如白驹过隙。然而这短暂的1800多个昼夜,对徐州市中心医院而言却意义非凡。“十二五”以来,以张培影院长为首的院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院职工砥砺前行、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医院始终生机勃勃。五年间,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淮海经济区患者擎起一片健康的蓝天。
      在此期间,医院门诊量由2010年的128,7554人次增加到295,0326人次,增长129.14%;出院病人数由2010年的6,7596人次增加到17,0634人次,增长152.43%;手术人数由2010年的3,2027人次增加到6,4200人次,增长100.45%;医院总资产由2010年的112693.91万元增加到327807.1万元,增长190.88%,净资产由82230.81万元增加到169089.86万元,增长105.63%。
      期间,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改善服务创新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单位等荣誉称号,2012—2014年连续三年获得全省三级医院出院病人问卷调查满意度第一名,2015年底以高分通过了省卫计委组织的三级甲等医院复核评审;托管了徐州市机关医院、徐州市老年病医院、徐州市医科所及睢宁县双沟医院;医院的技术建设、学(专)科建设、人才建设、科研教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及服务建设成绩显著。

医强于技  “三新业务”与学科建设齐头并进
     “十二五”期间,医院瞄准微创医学、急救医学、脏器移植、生物工程等医学前沿,以内镜诊疗技术、介入诊疗技术为重点,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外科大力发展胸腔镜、脑室镜、椎间盘镜、关节镜等微创技术,内科重点发展介入、生物治疗等技术,医院综合诊治实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医院累计开展“三新业务”426项,获省新技术引进奖11项,其中,ECMO体外心肺支持、寰枢椎椎弓根棒内固定术治疗高位颈椎失稳、左心耳封堵术、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介入治疗疑难复杂颅脑血管病变、经股动脉穿刺支架植入术治疗I型主动脉夹层、“肾上腺静脉采血术(AVS)”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重大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苏北及淮海经济区治疗领域空白。经心外膜行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射频消融、经心包消融治疗心动过速等技术为徐州市首例开展;开展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量全省第一,结构性心脏病、射频消融手术位居全省前列;心衰的综合治疗、肿瘤的生物治疗、肺癌的早期诊断等多项疾病的综合诊疗形成区域优势。
      医院学(专)科建设成绩喜人:9个专业被国家药监总局认定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承担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8个专业成为国家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省级重点专科由2个科室增加到9个,市级重点专科增加到32个,骨科、影像科已经通过省卫计委省级重点专科评审,医院省级重点专科将增至11个;在市老年病医院的基础上,整合全院康复科的技术优势筹建的徐州市康复医院,通过了省卫计委的全面验收,成为江苏省第二家三级康复医院,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康复医院;医院成立了苏北地区第一个血管外科、徐州地区第一个综合医院小儿外科,开设了手足显微外科和功能神经外科,临床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医重其材  人才强院理念推动制度改革创新
     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推行临床、医技科室科主任、护士长每两年一次岗位竞聘;二是继续加强优秀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有针对性的围绕重点专业和新兴学科面对国内招聘优秀拔尖人才,并积极加强引进人才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从南京鼓楼医院、上海胸科医院、济宁医学院附院等单位引进的手足显微外科、心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带头人,填补了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和功能神经外科的空白,突破了心脏外科的发展瓶颈。“十二五”期间,医院共引进学科带头人47人,博士研究生46人,硕士研究生445人;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1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2人,其中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2人,徐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13人,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5人,真正实现“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分配制度上,始终坚持向一线科室倾斜,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高层次优秀人才倾斜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目前,医院拥有高级职称635人,中级职称123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2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省医生终身荣誉奖3人,省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正高二级)1人,省六大高峰人才10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7人,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2人,徐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57人,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5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10人,省级以上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31人。

医精于研  提升科研教学水平彰显学科实力
      “十二五”期间,医院承办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年会、研讨会和学习班107场,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课题25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含厅级)课题52项,发表SCI论文347篇,统计源期刊986篇(其中中华级论文399篇),出版专著147部。
     医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科技部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司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类),为下一步科研教学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李政道HLA配型实验室”获得美国组织相容性和免疫遗传学会(简称ASHI)认证,是国内第二家获得国际最高认证的实验室;现拥有徐州市医学重点实验室5个。
     医院紧跟国内国际医学发展前沿,积极与国内国际一流医院合作,搭建高层次医疗合作交流平台。与上海华山医院签订了学科与人才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意大利罗马圣菲利普纳里医院、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结为友好医院,诺贝尔奖生理医学奖得主穆拉德博士莅临我院访问指导并受聘为客座教授;法国圣埃蒂安市代表团、日本半田市代表团、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研究生院等国际医疗代表团先后来我院交流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让百姓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国内顶级的医疗服务。
      医院被授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1个专业通过现场验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是江苏省首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示范基地、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江苏省医师定期考核机构、江苏省医师变更执业范围(临床类别)业务培训机构、淮海经济区基层医疗骨干培训基地。


医贵于器  现代化设施、设备走在徐淮地区前列
     “十二五”期间,医院新增土地面积157.85亩,房屋面积23.8万平方米,分别较2010年底前增长116.23%和186.74%;内科医技大楼、科研楼二期大楼、儿童诊疗中心投入使用,床位数由2010年的1833张扩增到3869张,目前医院实际开放床位逾5000张;新城区医院(脑科医院)一期工程已于2015年年底开业,分门诊、急诊和住院病区,开放床位600张,定位为大专科小综合,进一步完善了新城区的配套服务功能,更好地优化配置全市的医疗资源。完成了包括CT、MR、放射在内的医学影像科、检验科、彩超室、内窥镜中心等医技科室的搬迁、改造,医院整体发展布局和诊疗流程更趋合理。
      医院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先后投资购置了320排CT、宝石能谱CT、64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1.5T核磁共振、心血管造影机、瑞士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全飞秒激光等高端仪器设备,万元以上设备总量由2010年的1193台件增加到4034台件,设备总值由2010年的2.88亿元增加到7.68亿元,增长166.67%;各类医疗设备数量、档次以及影像诊断技术居于苏北及淮海经济区领先地位。
      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电子病历全面推行,患者就诊实现一卡通;数字心电系统与HIS系统实现了无缝链接;影像PACS与HIS连接实现医生服务站同步浏览报告和图像;检验LIS系统实现了与门诊、病房工作站的互通和报告的查阅。完善了危急值、传染信息、药物剂量、电子病历等关键信息的传报和监管;病区实现了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等功能的应用。

医本为民  文化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为淮海经济区规模大、综合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百姓口碑好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一直秉承“真诚为患者,永远是朋友”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牢牢树立“大医至精、大德至诚、大术至臻、大爱至仁”的院训,全员树立“真诚为患者、永远是朋友”的服务理念;通过医院官网、院报《新健康》、院刊《淮海健康》、院内电视台、微信、微博、医院手机报等宣传平台,向大众传播健康知识,宣传医院文化。
2012—2014年,医院连续三年取得全省三级医院出院病人第三方问卷调查满意度第一名,在徐州市民主评议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政风行风、市卫生系统33家二级以上医院出院病人问卷满意度调查、全市卫生行风巡查、和全市创新服务质量评审活动中,连续多年位居第一。心脏病诊疗中心、急救医学科被评为徐州市百姓办事零障碍“金牌服务岗”。医院医疗服务亮点“三级随访工作”在全国改革创新人物颁奖大会上现场交流。

医者仁心   落实对口帮扶,构建全方位医疗发展联结通道
      该院秉承“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原则,提出了“医院搭平台、科室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的创新工作思路,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增推力”的原则,组建了“徐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下辖22家二级以上医院、175家乡镇卫生院,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疗服务辐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近20个地市、147个县区。区域性医疗服务网络的形成,使徐州及周边地区的百姓不出本县就能享有一流水平的医疗服务。医院从“优化一项流程、提供一个方便、增添一份关怀”逐项做起,组建了苏北唯一的24小时健康呼叫中心96120,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寻诊,让就医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提升了医院的声誉。
       同时切实发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龙头作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千名医生下基层送健康”活动。“十二五”期间,累计出行专家15244人次,定点帮扶卫生院2724次,授课198次,开展手术1765台次,切实做到“派出一个团队、带好一所医院、培养一批人才、服务一方群众”,帮扶活动成为医院各项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成为医改大环境下带头落实分级诊疗的一个有效抓手,树立了“为社会承担责任、为大众呵护健康”的良好形象。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开局之年,市中心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公立医院改革精神,努力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的“五个转变”:在发展方式上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在发展目标上,由大型综合性医院向研究智慧型医院转变;功能定位上,由以临床为主型向医教研融合型转变;管理方式上,由制度管理向制度和文化管理结合型转变;人才建设上,由拔尖人才培养向打造一流学术团队转变,坚定不移推进医院发展。要继续巩固“三甲”复评成果,加强学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兴卫工程人才;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制订具体目标,推进科研教学工作;积极建立学习型组织,深入开展各项精细化管理活动,更加注重经营管理,进一步深化成本核算,由目前的科室、小组成本核算过渡到单病种核算;不断拓展市场,提高周边地区影响力;同时,进一步深化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回首过去,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更加信心满怀。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公立医院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沐浴着新医改的春风,徐州市中心医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殷殷之情,凭借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拳拳之心,无怨无悔地挥洒着青春和热血,呵护健康、点燃希望。站在新的起点上,他们必将向着新的高度,更高的目标,催马扬鞭,放歌前行!

编辑:张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