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就医故事 > 病人感谢信 > 正文

宝宝脱臼“就医记” 感谢小儿外科杨吉义主任

宝宝脱臼“就医记” 感谢小儿外科杨吉义主任

2016-04-01 
3月17日,正在上班的我忽然接到家里人的电话,说孩子一直喊手疼,但因为没有皮外的损伤,不知道为何会疼痛。家人说之前孩子是一直趴在床上看手机,是不是同一个姿势固定太久,手酸了?孩子的哭闹让家里人不放心。我作为孩子的母亲,当然更加着急,脑子里不断想着会不会很严重?现在宝宝怎么样了?想到宝宝受罪的小脸蛋,我焦急不安,最终选择让家人先把孩子送到了徐州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就诊。
    在门诊等待就医时,看到2岁半的女儿不停地说疼,左手一直不能抬起,手掌也不能拿东西,焦急的心情让我坐立不安。来到诊室,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杨吉义询问了孩子哭闹前的情况,经过手摸孩子的疼痛部位,确定孩子是手腕脱臼了。因为疼痛,女儿怎么都不让医生继续抚摸,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疼,妈妈,疼。”女儿虽然话不多,但是哭闹的情绪也让我不知所措。
    杨吉义首先安抚了我的焦急情绪,然后告诉我们,目前孩子的脱臼情况并不严重,可以通过手法复位,不用紧张。医生让我两腿交叉护住孩子,并找来他的助手一同给孩子进行脱臼的复位,这个“拉扯”治疗的过程虽然孩子在不停的抵抗,但是杨吉义主任一看就有经验,手法精准,复位后,孩子的手就可以“瞬间”拿起东西了。可以活动自如的女儿终于停止哭闹,“妈妈,不疼了。”女儿的话终于让我们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在跟杨吉义主任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幼童出现脱臼的情况在小儿外科还是很常见的,比如拽孩子起床;孩子走路或上下台阶时,有人突然用外力向上提拉孩子的手臂等等。 
    “手法复位治疗脱臼,在医院骨科的治疗比较常见,但如果脱臼的患者是幼童,孩子的疼痛、家长们的急躁都会给治疗增添困难。”杨吉义主任笑着说,我感觉有些不好意思。“由于4岁以下的宝宝骨骼尚未发育完全,稳定性和保护性都比较差,当宝宝受到较强外力时,容易造成关节脱臼。而面对像你们一样心急的家长,我们做医生的首先还要安慰你们的情绪,甚至有些家长还会质疑医生的治疗措施,毕竟也会有一些骨折或是脱臼很严重的情况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杨吉义很耐心地指导我,今后尽量不要用力或者突然拉扯宝宝的小手或前臂。不要拉着宝宝的小手将其拉起或身体悬空。当宝宝发生脱臼,首先需注意不要勉强去活动其受伤关节,以免痛感增加或引发二次创伤。家人要处事不要惊慌,然后适当固定孩子的患肢后,第一时间送医治疗。
    宝宝看了一次病,我们又学到了好多知识。虽然对医生来说,这样的治疗都是小问题,但对我们这些家长来讲,这样的过程是一次难忘的煎熬。感触的就是杨吉义主任在整个诊疗过程中,不仅手到病除,而且始终面带微笑,对孩子也是温柔可亲,让人感觉安心、放心、贴心。宝宝是不幸的,手腕脱臼受了伤,宝宝又是幸运的,碰上这样的好医生。


作者:王玫  编辑:葛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