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医学影像诊断
2016-11-03
分工不同 各显神通
乳腺癌的二级预防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为主要目的,在无症状、无主诉的“健康”女性中寻找出微小乳腺癌或早期乳腺癌患者。对乳腺重度增生性病变、乳腺癌的临床前期和原位癌(0期)开展积极的防治工作,做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二级预防内容包括乳房保健自我检查和乳腺肿瘤的普查。
乳腺肿瘤的普查手段主要包括乳腺X线诊断、乳腺B超诊断、动态增强核磁共振诊断。
乳腺X线射线诊断:是一种经典的检查手段,是通过专门的X线机摄片进行实现的。乳腺癌在X线片中病灶表现形式常见有较规则或类圆形肿块、不规则或模糊肿块、毛刺肿块、透亮环肿块四类。另外乳腺钼靶对于细小的钙化敏感度较高,能够早期发现一些特征性钙化(如簇状沙粒样钙化等)。
乳腺B超诊断:能够鉴别乳腺的囊性与实性病变。乳腺癌B超扫描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肿块,彩色超声可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号。目前,国际公认乳腺X线摄像是最有效的乳腺普查手段。但是X线摄像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会受乳腺致密程度影响。年轻女性因为腺体致密、纤维组织丰富,常表现为整个乳房呈致密性阴影,缺乏层次对比。因此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可将乳房B超当成首选的普查方法。另外,B超扫描对观察腋窝淋巴结方面具有优势。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诊断:核磁检查是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影像检查手段,较X线和B超有很多优势,如:对多中心性病灶的诊断可靠;敏感性、特异性均达90%以上;致密型乳腺、深方及高位将影响钼靶评价,而MRI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图像可以旋转或进行任意平面的切割,可以清晰显示微小肿瘤;肿瘤微血管分布数据可以提供更多肿瘤功能参数和治疗反应;新辅助化疗后的肿瘤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情况,触诊和B超难以真实反映残留肿瘤范围,而核磁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检查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对于带有心脏起搏器和体内金属的患者不适用。
王玫
推荐专家: 杨玉娥 放射科 主任医师
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和教学工作30余年,对乳腺疾病及骨关节疾病的X线诊断有较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