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讲堂】脑血管病的防治
脑血管病预防措施
对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来说,应限制食盐,多吃能降低血脂的食物,适当运动,并坚持药物治疗。对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病患者必须进行规范治疗。
心脑血管是一个体系,当心脏功能减弱时,脑部的血液也相应减少。因此,积极治疗各种心脏病,也是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吸烟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且每日吸烟量和吸烟持续时间长短也与脑血管病发病率成正比。酗酒对脑血管有害,因此提倡禁吸烟,少饮酒。
血液流变学异常也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学是十分必要的。
在脑卒中的预防中,除了对危险因素进行调整外,对脑梗塞可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噻氯匹啶和华法林等。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可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有一定的效果。
脑血管病的病因
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炎症侵犯、血液病、代谢病、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药物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先兆症状
1.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这是由于脑血管病供血不足,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
2.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这些征兆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
3.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懵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这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的感觉功能的缘故。
4.意识障碍,表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这也和脑缺血有关。
5.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呕吐等,这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警惕脑血管病再发
除了以上预防措施外,脑血管病患者本人应做到:加强日常生活的锻炼;食用清淡、低胆固醇的食物;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克服不良的嗜好;避免情绪不佳(生气、激动)、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等体位改变、大便秘结、久坐等。
编辑: 葛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