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的内容甚广,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单项评定 如运动或感觉、手或步行、心理或语言等功能评定。
(二)个体评定 主要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三)全面评定 包括个体和社会功能状态评定。
康复评定的目的
(一)确定病人的问题和拟定治疗目标 对于康复病人,首先要确定有哪些功能障碍,程度如何,需要何种治疗,达到何种目标。如某病人双下肢截肢,其目标是室内生活自理,或就业谋生,二者各需何种支持。
(二)确定治疗的效果并拟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康复病人的损害多数不可逆,其功能只能改善而不能恢复正常。经过一定时间后必须对治疗方案的效果予以客观定量的评定,以确定继续或修订原治疗方案,或另定治疗措施。
(三)比较治疗方案的优劣 康复治疗病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而治疗方案在每个医院均有所不同,同一医院的不同时期的方案也不尽相同。为了比较不同方案的疗效差异,也必须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四)进行预后的评估 预后的预测可给病人和家属以心理准备,也可作为治疗计划的依据。对于中风病人,ADL的Barthel指数低于20者治疗意义不大。而高于80者也不一定需要治疗。该指数为40-60者治疗意义最大,值得积极进行。
康复评定时利用各种量表使评定能够标准化、定量化、具有可重复性,以保证每次康复评定的结果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康复评定的分类
(一)入院首次评定是在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建立康复目标和开始康复治疗前的第一次评定,主要是掌握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中期评定是在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所进行的评定,主要是了解治疗后功能的改变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修改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三)末期评定是康复治疗结束时或出院前的评定,了解患者总的功能情况,评定治疗效果,提出进一步康复处理或重返社会的建议。
市中心医院康复分院康复评定部门拥有先进的评估仪器,包括三维步态分析仪、骨密度测试仪、平衡功能训练仪等多种仪器。
目前主要评估项目有: Brunnstrom评定(偏瘫运动功能分级评定)、改良Ashworth评定(肌张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Fugl-Meyer运动评分(偏瘫运动功能评定)、MMSE评分(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表)、Berg平衡功能(平衡功能评定量表)、通用型ICF核心组合(通用国际残疾状态核心组合)、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等项目。
康复评定利于个体化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也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编 辑:乔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