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

2017-12-28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居高不下。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放射治疗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约45%-50%的患者诊断肺癌一开始就要做放射治疗,还有15%-20%的患者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因疾病进展或其它地方复发要做放射治疗。

肺癌的治疗原则提倡多学科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即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侵及范围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控制肿瘤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根据病理大体可分两大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约占肺癌的70%-80%,今天就谈谈哪些非小细胞肺癌需要放疗。

1.不能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根治性治疗:

对于因高龄、合并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以及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放射治疗是最佳替代手段。通过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愈率在不断提高,与外科手术接近。

2.可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辅助治疗:

1)拟行手术的肺上沟瘤或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前放疗。术前先放疗一部分剂量以缩小肿瘤,有可能使手术范围缩小,有利于手术的进行。部分中期肺癌患者,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淋巴结无法根治性切除,通过有效的放化疗,有些患者的肿瘤能够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因而能使一些在技术上不能切除的肿瘤变为能切除(如肺上沟瘤),提高了手术切除率。术前放疗一般需要3-4周时间完成,为了正常组织修复放疗反应,同时使肿瘤进一步退缩利于手术切除,放疗后应休息3-6周再手术。

2)原发灶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后的辅助放疗。术后胸腔内有病灶残留、支气管残端阳性或胸壁残留的患者,术后需要接受辅助放疗。因肿瘤生长在特殊部位、或与周围脏器粘连无法完全切除,这些残留肿瘤术后会复发和转移,所以术后应进行放疗消灭残存癌细胞。

3.局部晚期病灶无法切除患者的局部治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即局部扩散而无远处器官转移。对于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术后应予以化疗,但对于不可手术切除而且能够耐受化疗的患者,同步放化疗是其首选,既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还可降低远处转移的几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4.晚期不可治愈患者的姑息治疗:

1)姑息性脑转移灶的放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特别是有症状患者,放疗是脑转移治疗的首选治疗。

2)肺癌其他转移灶的放疗。因肿瘤生长引起患者痛苦,如骨转移疼痛、肿瘤堵塞或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压迫静脉引起血液回流障碍至浮肿、脑内转移引起头疼、肿瘤侵犯压迫脊髓引起瘫痪危险等,给予放疗一定剂量缓解症状减轻痛苦,预防椎体骨折导致的肢体瘫痪。放疗剂量根据肿瘤部位和目的而异,放疗时间从数次到一月不等。

 

编辑:葛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