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 呵护耳朵有“玄机”
从出生到老年,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从细节入手保护我们的耳朵,保护我们的正常听力。但是,很多人并不在意用耳健康, 导致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在悄悄偷走“听力”。今年的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刘冰提醒,人类的听力极为脆弱,要关注自己的听力健康,避免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分级 让您“知彼知己”
专家提醒,许多人听力受损后,由于缺乏了解而错失最佳护耳时机的并不在少数。想知道听力到底好不好,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
五个分级告诉你,你的听力有没有受损:
正常听力:≤25 dB HL,可以听到耳语声,日常生活交流无碍;
轻度听力障碍:26-40 dB HL,在嘈杂环境中听声可能存在困难;
中度听力障碍:41-60 dB HL,可听到1米处大声的言语声;
重度听力障碍:61-80 dB HL,对着叫喊才能听到部分词,沟通障碍比较严重;
极重度听力障碍:≥81 dB HL,大喊大叫也听不到任何词,通常也不会说话。
引起听力损失 原因各不相同
许多患者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什么原因会引起听力损失呢?
刘冰表示,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由于耳朵外耳、中耳、内耳结构及听神经、听觉中枢的病变;长时间接触噪声,服用耳毒性药物,头部外伤,一些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脑膜炎、梅尼埃病、糖尿病等,都会引起听力损失。专家提醒,由于病因不同,出现听力下降的性质和程度也有所不同。
保护好听力 享有听力健康
刘冰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保护耳朵健康。
1、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缺少睡眠,或者情绪紧张,就会影响内耳的微循环,会导致耳鸣。如果出现耳鸣,要尽快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
2、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噪声。在使用家用电器的时候,尽量把噪声降到最低,用过之后关掉开关。接打电话、看电视、听音响时,要把音量调到适中,避免影响家人或邻居。
3、合理使用耳机。长时间佩戴耳机,有些人会出现耳鸣、耳痛甚至耳朵发闷堵,甚至有些还出现听力下降的问题。建议耳机每次佩戴的时间要控制在30-40分钟,每天戴耳机的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未成年人建议不超过2个小时,避免耳机给耳朵带来的损伤。
4、不掏耳朵。正常人都会有耵聍,也就是耳屎,耳屎对于正常人来说有杀菌的作用,可以保护好外耳道的皮肤,如果经常掏耳朵,会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炎症,造成真菌感染。所以,尽量不要去掏耳朵,尤其是用不干净的器具或者是用力不当,这样更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
5、出现耳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比如耳朵痛,或者耳朵流水,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保护好我们的耳朵,应该从每一天开始。
编辑:王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