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坚守叫“春节我在岗”
夜间为76岁异物 卡喉患者紧急实施手术
在辞旧迎新之际,大家收拾好一年的忙碌与辛劳,踏上归家的旅途。然而,在徐州市中心医院:门急诊不停诊、服务不打烊、抗疫不松懈、学习研究无止境。有这样一群人:不辞辛苦,穿梭在灯火通明的医院里,秉承救死扶伤的使命,践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诺言。
年二十八晚上,我院接到一位被鸡骨头卡喉的老年患者,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刘冰接诊后,发现患者出现咽痛、吞咽困难,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考虑异物较大且尖锐,卡食道壁很紧,担心通过胃镜盲目硬取有可能导致大出血或撕裂食道黏膜,随后,刘冰结合CT检查,详细评估风险物位置,快速制定好手术方案,当日20:00,紧急开展食管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抢救患者生命。21:00,手术成功结束,刘冰没有休息,又回到科室观察其他患者情况。
心内科:
启动救治绿色通道 为患者架起生命之桥
年二十九深夜,被紧急送入我院急诊室的36岁男性,经急诊初诊心内科会诊被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开通,半个小时内完善了所有检查。心血管造影术显示患者冠状动脉有三根病变,需尽快对症施治。胸痛中心值班医生、副主任医师宗雪峰等立即为患者行急诊支架置入术治疗,疏通闭塞血管。随后患者被送入CCU进一步观察治疗。
从年二十八晚上到初三,导管室共救治急诊患者20例,其中急性心梗13例,急性脑梗取栓3例,其他急诊介入手术4例,年龄跨度从28岁到90岁。
骨科:为摔伤老人实施急诊手术
69岁的赵大爷年二十九晚不慎摔伤,夜间,他出现四肢感觉减退情况,双手握力下降,下肢只能轻微抬起,赶紧拨打120急救车来我院就诊。在急诊行一系列检查后,赵大爷被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颈部韧带损伤、颈部脊髓损伤,需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我院骨科学科带头人、骨脊柱外科主任马超在得知患者病情后,随即决定放弃假期休息时间,为患者尽快实施手术。他亲自联系MR急诊检查室、急诊手术室、麻醉科等多个科室,经过众多一线医务工作者不辞辛苦共同协作,年三十下午,马超带领团队成员副主任医师韩猛,主治医师刘磊为患者实施“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仅耗时一个小时便取得成功,患者恢复良好。
年二十九至年初一,我院骨科行急诊手术6台,骨脊柱外科马超团队、冯杰团队,手足显微外科王爱国团队,骨关节外科王涛团队、许永团队坚守岗位,以超高的职业素养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完成了多台高标准、严要求的手术。
发热门诊:
常态化精准防控 保障民众生命安全
年三十晚上,预检分诊接到一位发热病人,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立即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中:病人到达发热门诊后,值班护士张京接诊,详细登记病人信息,询问有关流行病学史,随后将病人带入发热门诊诊室;接诊值班医生闻振坤向感染疾病科主任秦兆习汇报病情后,给病人开据相关检查单并由值班护士为其采集咽拭子和血样,随后值班人员陪同患者前往发热病人专用CT室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血常规和胸部CT正常,核酸检测报告为阴性。秦兆习立即请示防新办联系院内多学科会诊,一致认为可以排除新冠肺炎,建议患者对症治疗,居家隔离。重症监护室:
守护生命重要防线 以工作状态迎接新年到来
当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却是重症监护室最忙的时候,就在迎接新年到来的最后几个小时里,科室以持续高强度满负荷:出3入4、抢救3、紧急加床1、气切、除颤、复苏、CT.....各种检查、操作的工作状态迎接新年的到来。放假5天3个重症监护单元共新收治抢救病人49位,平均每天10人;3个监护单元每天病人数量在76-78之间;共有15位医生、123位护士在岗在位,没有任何休假,3位护士长大年三十、初一均参加科室护理人员值班。全科100余名医护人员全部在岗,守护整个病区79名患者健康。
呼吸内科:
紧急为气道狭窄患者 实施气管支架置入术
大年三十晚上,66岁的孔先生因经气管鳞状细胞癌导致气管堵塞严重,出现憋喘,被送到我院急诊。当班医生迅速接诊,上心电监护、抽血、CT等相应检查,在救治后症状未明显改善,需要紧急实施气管支架置入术,打开患者的气道。
年初一一大早,呼吸科武焱旻、张敬浩来到科室。进行术前的病情讨论,详细制定治疗方案。随后,迅速投入治疗。术中,经患者左侧鼻孔进入导丝,右侧鼻孔进入电子支气管镜,确定位置后释放支架。术后,患者憋喘的症状得以缓解。
肾内科:
和谐医患情 让彼此都是“娘家人”
血液透析中心的病人,不会因为节日的到来而有所减少,一周三次的血液透析是他们维持生命的保障,从年二十八到年初二来中心透析的病人723人。
年初二,血液透析中心护师冯佳,驱车两个小时从老家赶往医院上班。病人孙阿姨似乎看出了冯佳不能回娘家的沮丧,轻声问道“孩子,因为疫情,我的女儿今年也不能回来,虽然想念,但我很理解。来这透析,看到你们青春洋溢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孩子,如果不介意,我们都是你的娘家人。”副主任护师贾文莉说:“这是我在科室过的第13个春节,年年如此,虽然有时候也会责怪和埋怨,但家人还是十分支持我的工作并引以为荣。”
职能科室:
志愿者贴心服务暖人心
年初三,就诊患者在小雨中陆续来到医院。门诊楼前闸机入口、门诊楼1-4层自助机、报告机前,机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组成的志愿者们,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加愈发忙碌。引导分流、询问帮助、答疑解惑、协助就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学习型医院:
扎根临床 潜心科研
春节假期期间,响应政府和医院号召,就地过年,骨科博士冯仕明作为国内外15种期刊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利用假期空隙,为国内外杂志审稿22篇,其中SCI杂志4篇,中华杂志6篇,国家级骨科核心期刊12篇。
同时,作为我院加速康复骨科中心执行组长,冯仕明不忘春节期间随访进入加速康复骨科临床路径的出院患者,给他们送去新春祝福,并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功能指导,不断完善加速康复骨科治疗体系,总结经验,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加速康复骨科带来的福利,让更多患者骨科疾病的治疗走上快车道。
当然,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口腔科主任孟箭、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孟庆飞、妇产科主治医师焦艳、儿科护师商娜、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郭浩、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周云、住院病人服务中心孔霞、保卫科李洋……对于他们来说,坚守是一种责任,坚守是一种担当。
医者仁心、精诚大爱!向所有坚守岗位的医院工作人员致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