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锐意改革立潮头深化管理谱新篇——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仍旧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第三、四季度,该院危重病人占比达36.1%,较上年同期增长6.4%;手术量达4.6万例次,同比增长13.22%;四级手术占比31.7%,同比增长8.83%。
三大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均超过上一年同期水平,显示出医院强劲的医疗实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近年来,该院肩负起大型综合性医院在医改中的责任担当,以打造淮海经济区区域医疗中心为己任,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办医方针,以“转方式、调结构、强内涵”为重点,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推动了医院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全省125家三级医院2019年上半年运行情况通报》中,医院出院病人、效率指标、质量指标等5大指标均在省内名列前茅;出院病人手术总例数、诊疗总人次分列全省第四、第五,进入全省三甲综合医院第一方阵;人均医疗费在125家三级医院中排名第106位,是全省人均医疗费用较低的三甲综合医院。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医疗)卓越奖”“全国管理创新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优秀医院”....系列殊荣记录了徐州市中心医院厚积薄发、激流勇进的坚实步伐,见证了医院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
强化党建引领 勇于担当责任
加强党建引领,是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过去的5年间,徐州市中心医院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党员人数由1052人增加到1160人。目前,医院共有7个党总支、32个党支部。医院积极推进“党建 +”工程,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打造品牌党支部。
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医院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突出抓好意识形态、干部队伍、人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巡查整改等方面的工作。2019年,该院党委获得“江苏省卫生健康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医院始终牢记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加强对口支援,推进分级诊疗,使受帮扶的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徐州市中心医院十年如一日帮扶陕西勉县、太白县医院;长期参与对新疆奎屯的对口帮扶;自2019年起,医院副院长袁庆密带领4名医疗专家“组团式”帮扶 青海海南自治州人民医院; 2020年,医院派出由韩从辉副院长牵头成立的泌尿外科专家工作室,对睢宁县人民医院进行医教研全方位帮扶;派出多名专家赴沛县人民医院开展教学查房、会诊手术、学术讲座等。
该院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向全院党员和干部职工发出动员令,组织开展“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 飘扬”主题活动,全院共536人次提交一线抗疫申请,其中,党员占比约为五分之三。
医院分4批组织选派28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武汉,派出由田明副院长带队的管理团队支援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均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医院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瞄准重症患者救治、医院感染防控、日常医疗保障三大重点,实现了“确保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院内传播零发生”的目标。
该院疫情防控举措和实效在国家和省市多轮检查督查中获得好评。江苏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将该院门诊预检分诊防控措施“红蓝白绿"“四向分流"等经验向全省推广。
2020年11月,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南京举行。徐州市中心医院获得“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医院心内二科副主任路雯、儿科护士长魏翠获得“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0年,由该院院长转任党委书记的王培安,凭借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获得“2020年 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称号。
狠抓医疗质量 优化服务流程
徐州市中心医院始终将医疗质量管理视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第一要务, 医院不断建立健全核心制度,严密监控流程,深化细节管理,强化质量管理执行力。
2017年,医院开始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优质服务与科室及医务人员的考核、职称职务晋升、评先评优、奖金分配挂钩,促使医务人员自觉提高基础医疗和服务质量。
2019年,该院制定《徐州市中心医院章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和制度,严格防控院内感染,稳扎稳打落实各项医改政策。
在不断完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医院每季度召开医疗质量安全专题会议,及时发现和纠正医院服务流程中的缺陷问题,决策优化服务流程的目标和重点。
2017年,徐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开通“一卡通”服务和预约挂号服务,重点推行分时段预约、全号段全号源预约等多项预约诊疗服务,现已形成了电话预约、网络预约、诊间复诊预约等。目前,医院门诊自助服务机增加到275台,自助挂号率达到68.70%。
2018年,该院全面实现了支付宝、微信、网银等网上支付方式。同年,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全面启用,至今已与国内多家医院实现了互联互通。
一系列服务流程优化措施的推出,极大方便了当地百姓就医,帮助他们就近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 徐州市中心医院平均住院日、人均费用等8项指标逐年下降,收治病人数、临床路径入径率等8项指标稳步上升。
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2020年发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通报中,该院总分805分,获评A等次,位列全省综合医院第九、徐州第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公布的江苏十强医院榜单中,徐州市中心医院榜上有名,以优异成绩入列省十强。
建设人才队伍 夯实学科发展
不久前,已近瘫痪的何先生来到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脊柱内镜治疗。他的身体条件不允许进行开放手术,是医院的这项技术让他有了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2015年,该院骨脊柱团队对脊柱内镜技术进行改良,并成功试制专利镜外可视化环锯,打破行业垄断,有效助力脊柱内镜全可视化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打1个直径7毫米的微孔、20分钟~60分钟完成关键步骤,平均1小时~2小时即可高效、安全完成严重椎管狭窄症微创手术。手术麻醉更安全,切口更小,价格更便宜,应用范围更广,可操作性更强。
5年来,该术式的应用为该院74位严重椎管狭窄老年患者解除了病痛,而该技术在省内外的推广,已使200余位严重椎管狭窄症患者受益。2020年,该技术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20岁的褚女士曾因患有“腭部腺样囊性癌'四处求医,多家医院的手术方案都让她无法接受,因为需要“切掉半边脸”。褚女士慕名找到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孟箭,想“碰碰运气”。
孟箭团队改进了“放射性粒子植入精准治疗”新技术,帮褚女士保住了半边脸。2019年,该技术获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为了让更多百姓就近看好疑难杂症,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徐州市中心医院近年来狠抓教学科研工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学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数近3年翻番。
2019年,医院7个科室同时晋级,当年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总量全省居前。
仅2020年一年,该院就立项课题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科技厅项目3项、省卫生健康委项目4项、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项。医院获批继续教育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15项、市级33项。
2016年~2020年,该院共获得省级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30项。其中,2019年度省新 技术引进一等奖4项、 二等奖6项。
2017年至今,该院共引进高层次人才39名,引进院士专家团队5个,6个科室与国内知名医学专家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引进A类团队数量全市排名第一。
医院现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苏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示范基地。
未来,医院将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提升专科能力为根本,继续冲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为所有学科打造一项特色技术,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下大力气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高水平学术团队和紧缺专业急需人才。
推进文化建设 温暖“洒满”城市
“大医至精,大德至诚,大术至臻,大爱至仁”是徐州市中心医院的院训。简单的几句话背后,凝结的是医院数年来积淀的“暖医”文化和价值追求。
近年来,医院开展的“暖医”活动,以“医生·一生”为主线,以“暖”为关键词,倡导职工用“一生”的情怀奉献去履行“医生”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
医院从让员工幸福、医院“暖”员工,到让患者满意、医务工作者“暖”患者,再到建设“温暖”的医院、院内患者职工互帮互助,最后延伸至“温暖”一座城,促进社会公众理解、支持、信任医院和医务工作者。
徐州市中心医院打造了一条“暖医——暖患——暖院——暖城”层层递进、循环上升的文化建设路径。
医院关注青年医生的职业成长,举办“一流医院亲历分享会”,邀请外出学习代表,分享他们的学习经历和心得。
该院党委结合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等要求,在全院率先开展了“争先锋当暖医”活动。
医院在门诊大厅组织迎新春音乐会,本院职工及子女、大专院校的志愿者踊跃参与,用音乐架起一座社会与医院、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桥梁,用音乐疗愈、舒缓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情绪,营造温馨的就医体验。
医院发出“互帮互助、和谐共处,讲究卫生、禁止吸烟,爱心接力、向善向上”的《互助共享倡议书》,张贴在所有的候诊区、住院病区的醒目位置;组织召开病友联谊会,在全院掀起了医生争当“暖医”,患者争当“暖患”的新风尚,营造出“互助共享向善向上”的温情氛围。
此外,医院还积极响应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倡议,与媒体联合开展年度大型公益行动——“万朵鲜花送给最美的人”。通过向好人代表、劳模代表等各行业的优秀群体、个人敬献鲜花,引导公众更好地认识、了解医务工作者,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在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推动下,徐州市中心医院的“暖医”文化氛围越来越浓,获得市民和患者的高度认可。
如今,医院转型发展提档升级、建设淮海经济区医疗龙头医院的“集结号”已经吹响。
放眼未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将继续直面新挑战和新机遇,进一步推进由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向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医院转变,由以临床为主型医院向医教研融合型医院转变,由制度管理型医院向制度和文化管理结合型医院转变,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来源:健康报 2021年03月31日 4版
编辑:葛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