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船坚不畏浪 风正好扬帆 ——徐州市中心医院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近年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坚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始终坚守医者初心,勇担健康使命,在临床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医联体建设等方面频频取得新突破,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实现“帆正、船稳、舱实”的新时期发展目标,医院将以建设区域医疗样板行动、助力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工程行动、方便老年人就医行动、“我服务你健康”义诊惠民行动为四条主线,努力打造出以“天使白、希望绿、保障蓝、志愿红”为特征的“四色”优质医疗服务名片,继续为建设淮海经济区区域性医疗高地树立时代榜样。
把稳思想之舵 用党建“红色引擎”激发强劲动能
树立医院正确航向,方能激活内核新动能。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主力军,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一直以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做好结合“文章”,积极探索以党建工作催生新理念,用理念萌发新动力的发展路径,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徐州市中心医院党委号召全院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个总要求,注重实践特色,瞄准“学出新境界、干出新风貌”发力,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转化率。
6月10日下午,“学习强国”徐州学习平台进基层暨党史知识竞赛走进徐州市中心医院,现场的一线医务人员党员代表积极踊跃发言抢答,既检验了自己一段时期内的学习成果,又在互相交流中取长补短。据了解,该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注册学习人数达948人,在职党员覆盖率为100%,其整体学习活跃度走在全市前列,获评2020年度“学习强国”徐州通讯站互动积极单位荣誉称号。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学习的落脚点,是让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汲取前行力量、更加坚定信念。“您对医生的医疗服务满意吗?”“您认为医院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为解决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徐州市中心医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医院各党总支、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立足岗位、结合专业特色,一方面针对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力求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首批梳理出40项问题清单,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方案涉及组建京沪名医堂,建设智慧型、学习型、研究型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健康教育万人行 健康促进惠民生”等诸多内容,将群众关心的实事、好事、难事一揽子囊括,真正反映了群众心声,掀起了市中心医院“为群众办实事”的高潮。
常言道“说易行难”,想要把实事办好,把难事解决,不仅要有前瞻性的智慧,还要有不畏艰辛、勇挑重担的魄力和执行力。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作为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优秀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从来都是聚力担当,笃行实干,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2017年以来,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强内涵”的高质量转型建设发展,徐州市中心医院的品牌度不断提升:在徐州市公立综合医院2017、2018、2019年度绩效考核中,该院连续三年获得“优秀”且排名第一;2019年,在中国地级城市医院排行榜中,该院名次上升至第10位;根据2020年公布的江苏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徐州市中心医院获A等次,位列全省综合医院第九、徐州第一;在社科院最新公布的江苏省十强医院排名中,徐州市中心医院高居省十强医院第8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中,徐州市中心医院不仅蝉联地级城市医院100强排行榜第10位,还入列2020年中国医院竞争力智慧医院HIC300强;在中国地级城市综合医院17个专科30强的榜单上,该院17个专科更是悉数上榜。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让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惠及千家万户——这是徐州市中心医院的使命初心,也是落实党建责任的实践自觉,更是新医改浪潮中气势嘹亮的徐州声音。
保持攻坚劲头 实现“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的转变
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想要满足人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依靠科技进步和理念创新,大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77岁的姚先生因持续出现胸闷、胸痛症状,被家人紧急送至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医生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考虑其为“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情况危急。心内科团队立即联系麻醉科ECMO团队、ICU等多学科进行紧急会诊,最终为姚先生制订了ECMO联合IABP、CRRT的治疗策略,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但术后由于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循环不稳定,这对ECMO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命体征监护、抗凝调节、穿刺部位止血、机械通气、镇痛镇静、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出入量管理、内环境调节、早期心肺康复……救治团队通过及时查看患者的各项指标,拍下监测数据上传至微信群,精准调控每一个治疗护理环节,推动高效救治顺利实现。
据了解,徐州市中心医院于5年前就独立应用管理ECMO成功抢救过重症心梗患者及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在我市心血管急症救治领域起到了良好带头作用。迄今为止,市中心医院应用ECMO救治患者50余例,救治数量和救治水平居苏北地区领先地位。
得益于精准医学的飞速发展,大多数临床疾病的治疗率、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随着诊疗水平的综合提升,不少妇科开放性手术逐步被微创腹腔镜手术所替代,但对于子宫肌瘤的患者来说,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即便是微创,有时也不得不“牺牲”掉子宫。为此,市中心医院引进开展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微波消融术,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非手术并可保留子宫的治疗新选择。
据了解,该项技术由妇产科张蓓团队和超声医学科厉志洪团队联合引进,超声医学科娄可新副主任负责具体实施。这种由“单一作战”到“团队协作”的模式,是该院在微创诊疗领域中的又一突破。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专家的现场指导下,市中心医院妇科及超声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通力合作,为3名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汲取实践力量 “上引”“下沉”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实施心脏瓣膜的置换和修复,无疑是一项高难度挑战,但徐州市中心医院近日却为一名年近八旬的患者成功实施了“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
在医院引进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肖锋教授的指导下,心脏外科缪丙荣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成员王蔚副主任医师、李建明主治医师、侍巍主治医师经过缜密的术前讨论,客观全面地评估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了周详的手术方案。之后,在麻醉科、输血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心脏外科团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手术耗时4个小时,取得了圆满成功。术后,在医护团队的精心诊治和护理下,患者体重由入院前的80斤增至100斤,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不用奔波“北上广”,就能进行高难度的心脏手术治疗,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但从2018年11月起,这种“家门口就能看国内一流专家"的便利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
彼时,徐州市中心医院依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的超强实力,引进该院心脏外科肖锋主任团队。一年的时间,肖锋团队成功完成332例高难度手术,远超历年医院同期例数,在整个淮海经济区也首屈一指。这也促使市中心医院对于复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瓣膜病、危重大血管病变的外科治疗更上一层楼。
2018年12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团队首次派出专家常驻合作医院,由闫军博士担任徐州市中心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在闫军博士的带领下,肝胆胰中心的专家们开展了医院首例腹腔镜解剖性肝Ⅳb段切除术,成功实施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使得更多的肝胆胰疾病患者得到了更精准的手术治疗,医院肝胆外科的诊疗能力也得以全面提升。
心血管病专业霍勇团队、康复医学学科励建安院士专家团队、生殖医学专业吴效科团队……近3年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引进徐州市临床专家A类团队5个,引进A类团队数全市领先,这种借力引智的做法打响了医院多个学科品牌,大大增强了患者来院就医的信心。
“服务徐州、辐射淮海、比肩一流、联接国际”,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进程中,徐州市中心医院努力为区域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014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内组建胸痛中心,开始这一新型医疗模式的探索。经过6年的实践,医院由“探路者”变成了“引领者”,既“站得高”,也“沉得下”。
医院以心内科为核心,联合全院数十个重点科室,与医联体医院、急救120整合,在信息流和技术流的支撑下,对胸痛患者一键启动救治绿色通道,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效施治。胸痛中心创立以来,共收治6804例胸痛患者,患者的就诊时间、救治时间大大缩短,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开通闭塞血管的时间显著缩短。
作为首批“国家级胸痛中心示范中心”,市中心医院近两年来以“徐州市胸痛救治联盟”为抓手,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将全市所有的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包括市区各大医院及各县(市)区医院、县中医院、全市范围内的企业医院进行全覆盖规范化培训,建设起心血管疾病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令整个区域的救治能力和水平得极大提升。
目前,该院正在推进“徐州市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更加关注基层救治的规范化。可以说,胸痛患者就诊绿色通道以及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获得,正在从城市延伸到县域、联接到乡村。
筑牢信仰之基 坚定为民之心书写大院担当
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徐州市中心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重要支柱和核心力量,必须凭借规模大、实力强、水平高、口碑好的历史优势,继续当好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
坚定为民之心,书写大院担当,这是徐州市中心医院一以贯之的追求与践行。
这是一种为民的责任。对医疗服务全流程不断改革和优化,让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力求提高就医效率,方便百姓。注重人文关怀,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对新技术的使用不熟悉等问题,医院保留人工服务,安排专门人员帮助老年人等更方便就医,努力做到让群众看病更方便。
这是一种默默的坚守。常态化开展“健康教育万人行,健康促进惠民生”主题活动,通过科普宣教、组织义诊、主题讲座等形式,向全市广大基层群众送医送健康,助力百姓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向基层卫生院捐款捐物,“贴心”帮扶支招,促进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造福当地百姓。
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十年如一日地帮扶陕西勉县和太白县的医院,被评为陕西省“对口帮扶贡献奖”“对口支援先进单位”。目前,该院承担着组团式帮扶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新疆奎屯的任务。帮扶团队通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多种形式,为受援医院培养了高水平的医疗力量,给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挺立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高。徐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培安表示:“改革道路上仍面临着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徐州市中心医院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实施党建领院、医疗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和依法治院新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医院将坚持世界眼光、高点定位,继续积极推动学习型医院、研究型医院、智慧型医院建设,同时做好康复分院新院1500张床位建设、质子重离子医院建设、空港开发区分院二甲医院创建等项目落实工作,为打造新发展理念区域医疗样板、建设淮海经济区医疗中心和长三角北翼区域医疗中心而不懈努力!
来源:《徐州日报》6月30日 T92版
编辑:葛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