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 新技术应用 > 正文

我院成功实施全市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我院成功实施全市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2023-04-12 

  3月8日,我院心脏外科肖锋主任团队成功为65岁的终末期心衰患者王女士植入了全市首个人工心脏(EVAHEART)。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已可以自如活动行走,将于近日出院。

  该例手术的成功实施反映了我院心脏外科团队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多学科协作救治的综合实力,也代表着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救治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罹患严重心衰 生命危在旦夕

  家住本市的王女士今年65岁,半年前因反复胸闷气喘、活动严重受限就诊,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2月中旬,她由于病情加重再次入院,短短数日在院内三次心脏骤停均成功心肺复苏,在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进行循环支持后,尽管王女士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但后续的治疗却仍然不容乐观。她的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低至25%,常规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纠正其严重心衰的病情,王女士随时可能面临猝死的风险。

  我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王蔚介绍,类似的病患,通常需要进入心脏移植等待系统,等待心脏移植。尽管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脏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受限因素多,很难短期内完成。

  据统计,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约有2200万人,其中中国心衰患者约1300万人,重症患者超过70万。受体匹配条件等因素制约,国内心脏移植年手术量仅600例左右,也就是在100个等待心脏供体的患者里,只有一个患者能获得机会。按照心脏移植规定,患者王女士今年65岁,面对她的复杂情况和危重病情,恐怕很难在有效的时间等到适宜的供体。

装上量身定制“人工心”

  为了延长王女士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肖锋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王蔚副主任医师、缪丙荣副主任医师对其病情资料充分讨论后,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决定为她植入左心室辅助系统,也就是“人工心脏”。

  时间就是生命,王女士的手术刻不容缓。人工心脏植入手术非常复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为确保本次植入万无一失,全院上下通力协作,由副院长李先池协调,组织麻醉科主任王立伟团队,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史载祥工作组,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刘茹、副主任医师彭珍,以及心内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协同工作,充分讨论病情,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操作流程和细节规划,并在手术前一天进行了集中培训和操作预演。

  3月8日,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与辅助下,手术经历5个小时,顺利完成。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患者王女士的左室泵血量达到了正常人体的需求量,血压、心率、呼吸和心脏超声参数均达到了手术要求,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人工心脏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一种新解法

  王蔚介绍,人工心脏全称心室辅助装置,是国际公认的心衰治疗手段。“人工心脏”属于人工生产的机械装置,限制因素少、治疗效率高,目前,已成为心脏功能衰竭者的标准化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广大终末期心脏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希望。

  人工心脏不是替换心脏,而是辅助心脏工作,运用机器的离心力帮助心脏输送血液到全身。相当于为患者自身心脏装了一个“泵”,通过“泵”来辅助或代替真实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让自身心脏得到“休息”,同时也保证了脑、肾、肝脏等重要器官灌注的目的。

重获“心”生

  “这颗‘人工心脏’已经在我身体里平稳跳动了一个月,我现在感觉很好,也有劲儿了,感谢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的医护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经历了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和康复之后,王女士恢复良好,已经能够自如活动行走。除了身体上的康复外,她还要适应“人工心脏”带给他生活上的改变,比如该如何与身体上多出来的电池共处、如何洗澡等。

  “生活方面与常人基本没有什么不同,就是外出要背着电池,夜间睡觉需要给电池充电,洗澡则需要借助防水包,避免伤口的导线处进水。要谨防意外摔倒,避免对设备进行牵拉。”出院后,团队将为王女士制定一套完善的随访方案,并建立医患沟通专属微信群。每天在群内上传患者生命体征、“人工心脏”设备的相关指标等,医生查看刀口恢复情况,并通过上传的数据反馈,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对王女士进行指导。

  王蔚表示,徐州地区辐射近千万人口,每年有大量的终末期心衰患者等待救治,然而在供体紧缺的情况下,人工心脏是这些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这项新技术为本地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标志着徐州地区的终末期心衰的患者能够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获得国际一流的治疗。


来源:心脏外科

编辑:李阙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