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淮海健康第39期
P. 52
专 家 支 招 Expert support 1、治疗总原则:首先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 肠结肠炎、肠穿孔、血肌酐>159.1 μmol/L、谷丙 纠正缺氧、酸中毒,缓解肺动脉高压等;其次病 转氨酶>40U/L。 情较轻时,可以选择保守治疗,病情较重时(有 (3)对乙酰氨基酚:2011 年首次报道了对乙 血流动力学意义动脉导管未闭现象的),可选择 酰氨基酚用于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随后 药物干预;第三,上述内科治疗无效可选择手术 较多报道(包括我院儿科团队的一项研究)进一 治疗。 步肯定了其疗效,不良反应更少。但目前尚未得 2、干预药物: 到公认, 尚未将对乙酰氨基酚纳入早产儿动脉 (1)吲哚美辛:从 1976 年首次使用以来,吲 导管未闭的常规治疗。 哚美辛曾广泛用于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 (4)大剂量血小板:近年来基础研究发现血 疗,并较为成功地促进其闭合。但随着研究的深 小板可以促进血栓形成, 封闭已经收缩的动脉 入,发现吲哚美辛有效血药浓度安全范围较窄, 导管,并支撑重塑的导管内腔,促进动脉导管关 且具有一系列不良反应, 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 闭。国外也已经开始了相关的临床研究。我院儿 定的限制。 科团队于 2014 年 11 月在国内首次给予了大剂 (2)布洛芬:20 世纪 90 年代有学者开始应 量血小板的输注, 成功地闭合了一例对乙酰氨 用布洛芬。大多研究结果显示,布洛芬与吲哚美 基酚治疗失败的动脉导管未闭。 至今已完成了 辛疗效相似, 但不良反应较吲哚美辛轻微。 不 十余例,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其成果已经发 过,当早产儿出现以下情况时,是不能使用吲哚 表在国内儿科类顶级期刊《中华儿科杂志》上。 美辛和布洛芬的:暨血小板计数<50×109/L、出 血性疾病、每 8 小时尿量<8 mL/kg、坏死性小 编辑: 韩月媛◆ 47 2016.5